目前分類:孩子的生活地圖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去了這個Rowntree Park,應該是約克市中心附近最大的公園。裡頭那個小孩遊戲場真不是蓋的,從學步兒到青少年都可以各取所需,今年好像還得了個最佳公園獎。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三週前,用市政府提供的幼兒資源網站,搜尋了附近有哪些可以帶小孩去玩的group,再配合地圖找路瞭解遠近(其實在台灣就已找到這個網站,只是那時沒地理概念)。另外也重新考慮了給容容花用的預算,篩篩選選,上週就帶容容逐個跑一遍。

[週一]隔壁社區的教會
在英國,似乎每個社區都有個英國國教的教會(parish church)。我們住的這個房子旁邊就有個算是宏偉的教堂,據我看應該也是英國國教系統,但是它已經荒廢。奇怪的是,某幾天傍晚會有鐘聲源源不絕從這個荒廢的教堂傳出,而且持續達半個小時或更久,剛好成為我們晚餐的配樂。另外,教堂旁有個小學,雖是公立小學,但其設施是完全不對外開放的,所以別想帶容容去玩囉。(我發現此地很多小學都按照英國國教的習慣、以聖者來命名,由此推想其辦學緣由應與宗教有關,待查。)

總之,離我們最近的就變成是往北的社區Cotham的Parish Church,還好不太遠,走路15分鐘以內,在學校健康中心對面。每週一下午1:30~3:30,費用1英鎊,大人小孩都有一杯飲料和一片餅乾。這場地挑高空間頗大,有一座小溜滑梯、三輪車四五台、玩具廚房跟玩具城堡兩三座,也有軌道火車、球、樂器等等其他許多玩具。今天我們最早到,義工介紹說兩點半吃點心、三點半結束前會帶唱幾首歌。其他小孩陸續來到,總共有十五名左右吧。大人們多半三三兩兩地聚著聊天。今天容容玩了三輪車、小廚房、軌道火車、平衡木跟溜滑梯,也跟眾小孩們圍坐桌邊,把點心吃光光了,最後經我說明還會幫忙收玩具。他應該是喜歡的,人都快走光了他還在那邊磨蹭、觀望。整體來說,此處沒帶什麼活動,自由且鬆散--本來它的名稱是 Drop-In Playcenter(活動中心),所以可能比較不像playgroup吧!

[週二]
週二沒有適合的地點,可能以後會去彈跳城堡吧。或者,有家比較貴的幼稚園辦的,應該是要預約,有機會再去了解一下。

[週三]Elmgrove Center
週三辦小孩活動的場地很多,今天選了這個最近的,但推著車也要走二十五分鐘。這個地方是在Cotham跟北邊Redland的交界,在火車(支線)站附近。Elm意思是榆樹,grove是小樹叢或路名(像Rd.這樣用)。看名字以為這是個社區活動中心,一去到才發現,還是在教會裡面。10點開始,我們將近11點才到,入口沒有標示,剛開始很猶豫要不要進去,不知道會不會很唐突(人都不認識、又遲到),後來還是硬著頭皮進了,容容看到一大盒沙子馬上就蹲著玩了起來,我看到投錢筒,投了一鎊、留下名字電話,才覺安心些。這場地不像週一那個大,玩具也比較少,有一桌玩黏土之類的、一個角落玩沙、一座小溜滑梯,點心自己取、另外付20p左右。因為場地小,人顯得很多,不過頂多也就是十五六個小孩吧。11點開始說故事、唱歌,問了容容,他選擇繼續玩沙。我聽那個帶動的主持人聲音很高昂起伏。20分鐘後她帶完後,就直接過來跟我聊聊,顯然她是有注意到我們進來。她講話滿快的(我大概只聽懂六七成),是個精力旺盛的媽媽,總之當然是熱情地歡迎我們來。不過我覺得這裡玩具不夠多,又有點遠,也許下次不會去了吧。

[週四]
今天起晚了沒有出門。下午是我唯一的自由時間,去圖書館時順道去找一個市中心的慈善機構,那裡11點半有playgroup,本來要去的。不過,找不到。另外今天上午Redland的parish church也有辦,但是基於昨天的經驗,我覺得實在有點遠,我們不可能在10點趕到的。所以,週四就空下來吧。

[週五]社區運動中心的彈跳城堡(soft play)
週五也沒有適合的地點。不過ToTo的媽媽前兩天就約我們去她家玩,因為週五沒上托兒所。吃過新竹來的ToTo媽的炒米粉之後,下午一起去彈跳城堡!就在本社區的運動中心,場地很大很好玩,還會幫小孩彩繪臉部。美中不足的是,一週兩次卻都是在下午。一個小孩2.15英鎊(大人不用錢),兩個有打折。

容容兩歲了,開始要考慮安排他跟外界的接觸,這真是不同的經驗。以前就是養他、帶他,雖然有時很吃力(例如要邊煮飯邊應付小孩),但總之無論如何把他帶著就是了。像現在這種特意為他安排這個那個活動的情況,實在是一個新局面,而且又是在國外,光是暸解這些名詞有什麼不同:playgroup、pre-school、nursery、nursery school/class,就花了不少時間。總之,看起來應該是:二歲半或三歲以下,不管是保母帶、還是親自帶,可以小大一起去 parents and toddlers group,就是我們現在跑的這一種。二歲半或三歲之後,會送去playgroup或nursery,這都是父母不在的場合,通常是上半天,除非父母上班才上全天。(nursery就是托兒所,六個月大之後就可以送去。)三歲之後,如果有排到名額可以進公立小學附設幼稚園(nursery school/class),就可以免費上學;如果沒有,就還是花錢去nursery或playgroup。等到滿五歲,就強制入學,去Primary School。在Primary之前的這一段,總稱為pre-school。

回頭想想,到底為什麼要花力氣研究這一套?說起來,整天在家跟小孩綁著,其實是很累的,而且幾乎只有我一個人在。換個場合讓他轉移注意力,雖然我還是得在旁邊,至少稍有喘息。像這樣找資源,是一種不同於全職媽媽的模式,對我來說是另一個階段。我不知道別的爸媽會不會像我一樣出現這種關卡的感覺,因為也許得要上班上學的父母親,早就熟悉[選擇自身已外的方式來照顧孩子]的各種配搭組合。而且在台灣自己的地方,不論人際網絡或托育機構,都是比較熟悉的。帶著小孩在國外,就是要再花心思建立一套"生活地圖"囉。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這不是個帶孩子玩的地方,卻也可以歸入孩子的生活地圖吧。後火車站附近,就是從台北地下街的華陰街出口出去,太原路一帶,聚集了很多賣各式零件的商家,我不知道那算不算批發,因為常常也是零售給給我們這種散客,但是店裡囤貨的氣勢、以及所賣物品的專一性,當然還有不以裝潢取向的店面風格,那裡的店頭確實是很批發的。會到這個地方來買東西,剛開始是因為化工材料行--不過,可不是趕流行去買高級保養品材料DIY,是少甫以前上自然課時去那裡買材料啦。後來,發現那裡有幾家玩具店,我們就去光顧了一兩次。



我們家的玩具不算多,而且其中大部分還是跟親朋好友要來,或贈品,或別人送的。到現在快兩歲,所有的玩具裝起來大約兩箱吧(爸媽的書就有12箱@@)。另外,我們也避免買品牌。玩具是門好生意,加上品牌讓小孩認同產生忠誠之後,那就可以飽飽的躺著賺了,而且這種玩具通常還搭著媒體,有電視頻道、電視影集....,小孩就生活在湯X士、小X噹的世界裡,從小到大不斷的消費。我們才不上這個當哩。即使小孩將來還是會被同儕影響,至少現在我們當父母的不必去助長聲勢吧。
其實我們這一層就屬於消費世代,從小就生活在品牌化、被刺激要不斷消費的世界裡,對此不容易有自覺。朋友送給容容一組火車玩具,另外冬天時鴻鴻表哥借我們一雙有火車頭的室內鞋。那時我要容容找鞋,會說:容容,你去找湯瑪士在哪裡?他就學會認得那是湯瑪士了。後來的火車玩具,我在陪玩時也會提那名字,少甫在旁邊就提醒了:火車就火車,不要用那個名字來稱呼。我覺得有道理,後來就都避免。不過容容現在已經認得HELLO KITTY了,唉,也是我嘴碎,在街上看到什麼就跟他講什麼。

言歸正傳。太原路周邊的幾家玩具店,裡面從戲水用品、美勞材料、季節裝飾、到學校上課用的教具(例如小花片)都有。價格便宜是重點,像用來做地板運動的那種大球,價格是一般市面的1/3吧。不過,最後,我還是覺得:盡量少購買吧!玩具還是用二手的即可;而且,其實孩子還是比較喜歡人家帶他出去走走,而不是待在屋子裡玩玩具啊。

PS.對了,有一個鄰居阿公說,台北地下街是個下雨天可以帶小孩去玩的地方。他說:就讓小孩在那裡跑跑,也不錯啊。有廁所、有歇腳的椅子、但沒有飲食店家喔。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家戲劇院前的噴水廣場
國家戲劇院前(愛國東路那一側)的廣場,地下埋設了噴水孔,可以帶孩子去玩水喔!

噴水時間:

每個季節不一樣,廣場咖啡攤邊有張貼時間表,表列此時四月是上午10點、下午7點。但事實上我們在下午8點45分左右就遇上一場,所以那表應該是參考用的啦。不過,印象中夏天時一天有五六場之多,其他季節則多半是上午10點、以及晚上劇院開演前的7點左右。

水柱:

要噴之前會放音樂,然後地上數十個小孔就開始冒出短短的水柱及燈光。力道並不強,不必擔心衝擊小孩。過一會兒水柱就會升高,接著會高高低低的變化。

去玩之前的準備:

要記得帶一套替換的衣服,還有擦乾用的毛巾。頭髮身體先擦乾,如果覺得在外換衣不好看,或需要烘一下頭髮,可以去國家劇院一樓售票處的廁所,使用烘手機。

其他好玩的: 

這次去遇到廣場上有一群人圍成一圈在跳舞,各種舞步都有:土風舞、社交舞、民族舞。本以為他們是一個社團,後來才知是一些熱愛跳舞的人自發聚集的。舞者看來都是如你我一般平凡,但在跳舞時,霎那間都變得似乎很陶醉、很有自信!頭頸挺直、嘴角帶笑--看起來真是迷人啊! 據說,居中坐在音響後的那位胖胖的阿姨,數十年來如一日,每天都在這裡放音樂。似乎因為曲子就是那些,舞客們聽到不同曲子就自然知道該配合哪種舞步--這種運作模式真是神奇!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散步配備
容容會走會跑之後,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出門的機會愈來愈多,不免會想著要帶他去哪裡玩新鮮的,讓他接觸多種不同的環境刺激。鄰里公園自是不必說,溜滑梯騎木馬(其實是塑膠馬)已經很熟悉;但其餘的適合孩子去的地方,我們實在也一無所知。當然,由於地緣跟興趣,像士林官邸或郊山,我們常常帶他去。可是,我還是想,應該還有其他的公共生活空間,可以豐富孩子的生活。容容至今去過兩次北美館。第一次才幾個月大,我用背巾揣著他看展覽,後來還在中庭餵母奶;第二次情況就不同了,他會走路而且到處摸。帶他去的爸爸回來報告說,最適合的地方是在大廳,很寬敞可以走來跑去;再來是地下室販賣部,可以坐著吃點東西(不過當然還是會爬到桌上);進了展覽室,容容馬上去"嚕"那些畫前的圍欄,警衛就來提醒了,只好帶他出去。唔,美術館不適合。那到底哪裡可以呢?



日前我們一家與一對好朋友外出晚餐後,經過愛國東路戲劇院旁,朋友提到這裡的廣場好像會噴水,我們索性在廣場咖啡座完成了飯後甜點。後來果然等到了噴水,而且我發現本來好像沒那麼多小孩的,突然間都冒了出來。容容跟爸爸去玩了,我們在廣場坐著,看各種各樣的戲水姿態。旁邊還有一群人在跳舞呢。朋友是學景觀的。我對他說:真是好,有一個好的空間,就可以看到很多精采的,人的活動。以前我都不知道台北有這樣可以帶小孩玩的地方;有了小孩之後,我們也在重新認識這個城市。朋友說:是啊!可以來做一個 "兒童地圖" 。



我覺得這個點子很棒,很應該。網路上的資訊很多,也許已有相關資料;但不管如何,我就來寫,看能不能累積出一些東西。於是,這就誕生了 "孩子的生活地圖 "囉。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