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Shaofu 隨筆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上一篇,人身尊重,已經談了這幾天在台北街頭發生的那些衝突。

政治的事,大家意見不合,吵吵嚷嚷,爭到臉紅脖子粗,其實無妨。今天談不隴,總是還有明天。時間在走,環境在變,人會學習,遲早大家能找到一些共識。

但有些事情是不能模糊的,人身自由與言論自由就是其中之二。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提到的那個奧運項目是自行車比賽。畫面的背景是自行車的比賽場地,長得像旁邊照片中這樣[1]。比賽時,選手通常騎在那一圈斜面的最下緣,這樣轉彎時才可以保持高速又不會摔出去。

shaofu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難得看一下電視,才意識到奧運比賽正在進行中。

來英國後,我還沒看到有人打過棒球,想當然,英國的電視台也不會去轉播棒球賽。他們的焦點似乎都放在帆船,足球,游泳跟田徑主賽場的賽事。那天一開電視看到的比賽,剛好是英國這次表現頗亮眼的一個項目。只不過,那項比賽看得我(這個外行人)滿頭霧水。

先讓大家猜猜看好了:
在哪一種競速的比賽中,選手會避免保持領先?

也許不只一種,知道答案或有興趣猜的人,請在回應中留言吧!
過兩天我再來細說這個讓我想了好幾天才搞懂的比賽。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時候,同一條巷子裡的小孩幾乎人人一台車,放學後,大的帶小的,附近騎不過癮,越騎越遠,從福林橋騎到故宮後山是常有的事。

騎鐵馬,多少得懂些基本維修。那時,巷子口就有家鐵馬店,小到調緊煞車,大到剪鏈補胎,交給老闆就行了。店家是做老主顧生意的,麻煩一點要換零件的才要收錢,如果只是鎖鎖螺絲調鬆調緊這一類的,都是免費服務。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日去採買。騎著鐵馬從家裡出發,經過資源回收中心旁邊的大片綠地,接上了舊鐵路線,繞過一處滿佈鐵皮廠房的舊工業區,再穿過一條新建的四線道柏油路,就到了位於掩埋場舊址的大型超市,一路騎的都是單車專用道,輕鬆愉快。

回程時剛轉進單車道就看見兩個年輕人,他們正從一個大桶子裡掏出一團一團的電線,扔向路旁的火堆。塑膠燃燒時冒出濃密的黑煙,臭味嗆鼻。不經事的容容還以為他們在烤肉,所以才這麼臭。我心理卻只想著濃煙裡可能有害健康的毒氣。我刻意不去看他們,保持車速從旁邊騎過,然後自私的在心裡想著:反正這是你們英國人的空氣犯不著賭上我們父子倆的安危去勸阻,何況我的英文程度也還不夠用來把道理講清楚。穿過濃煙之後,路旁的小溪中已經堆了幾個月的垃圾,顯得格外醒目。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嬌同學在 別忘了「顧客」啊! 裡的回應,讓我又想了許多,寫在回應裡顯得太長,就放在這裡另成一篇。

"教育的理想"與"現實的困難",這樣一分下去,事情就比較容易說了。台灣媒體上的討論,常把這兩種混在一起談。也經常聽到某些教師拿"現實困難"來回應"教育理想"。


教師既是教育專業者,也是勞動工作者。就後者而言,自然要爭取良好的工作環境,這可以說是現實的一面。而就教育專業者而言,理當要具有理想,而這裡所謂現實的困難,指的應該是實踐理想的困難。



這幾件事情,還是有個先後次序的。如果教育理想不能先定下來,談實踐的困難就沒有意義。執行教育的人(教師與主管機關)如果不能把教育理想說清楚,甚至將反教育的行為視為正常,資助教育的人(納稅人)怎麼會願意給出更好的工作條件呢?偏偏工作條件(例如教師編制)又可能是實踐的困難之一。

照我這套論點,對教育最有利,對教師也最有利的,就是教師團體要多闡述教育的理想,才能夠贏得信任,爭取解決現實困難的空間。



但這裡面還有個結構的問題。台灣目前的教育體系,教育計畫與人事管理的權力都在縣級以上的政府手中,教師被綁成一團,納稅人也被綁成另一團。就算有很多有想法的老師,他們的想法要說給誰聽呢?

最直接的就是說給家長聽,但家長對於教育條件與教師待遇卻使不上什麼力,一切都要回到政府那邊。關鍵的兩方根本對不上話,導致教師不談理想,教改與家長團體不願在待遇上放寬的處境。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鬆綁:破除統一的入學考試,統一的教材,統一的教師甄選。

這幾年推行的教改不僅不能停止,反而要繼續落實,把教育權下放到社區。只有在那樣的小群體中,細緻的對話才能展開,人性的互動才會發生。到時候,論功行賞,真正專業的老師有發揮空間,待遇也可以提高,不專業的老師得走路,誰都不委屈!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研究所第一個學期十週的課程,剛剛結束。

我沒有正式修過心理學,再加上語言程度的落差,拼了個手忙腳亂,才勉強趕得上進度。接下來一個月,雖然稱為耶誕假期,重點還是在寫作業,而不是放假。這學期修的幾門課,沒有考試,成績完全由作業決定。所以,即便有許多有趣的上學經驗,也只能等作業交出去了,再仔細跟大家分享。今天先寫一短篇,當做開場,也算回應前兩天經歷的一件事。

那是一個台灣同學的聚會,提前過冬至,吃湯圓,大夥兒一堆一堆的談天說地。我經過其中一堆旁邊,裡面的幾位我都稍稍認識,其中一位正在教育所攻讀博士,年紀長我許多,在台灣已經擔任過校長,照一般習慣,這就算是教育界的先進,也算得是我在這邊的學長了。

有人問起我們夫婦之前的工作,聽我們說是在人本基金會,這位學長臉色一變,旁人也忽然沉默下來。



一問之下,原來他剛剛才提到,他曾跟一位推動教改的代表人物,吵過好幾次架,而他吵架的對象,正是人本的執行董事─史英。場面是有點尷尬,但聚會的場合人多,很快的我們又各自跟其他人聊天去了,也少不了要多吃兩碗手工現做的湯圓。

當晚回家的路上,我卻想起兩週前上過的一堂課。

課的主題是批判思考,老師發下一篇短文要我們現學現賣。文章摘自從前一位學生的作業,題目是:首席教師如何協助改善教師教導調皮學生所引發的壓力。而我們的任務,是要用批判的態度檢視、修改這篇短文。

經過一陣子小組討論之後,照例由老師彙整大家的意見,並透過電腦與投影機,現場修改。一百多字的文章,就有四五處被同學點出來,說要修改。老師很認同某些點,某些點卻是無可無不可,但只要學生堅持,他也樂於照辦。到了最後一句,原文是:「落實這些方法,能夠讓教師的生活更有品質」,老師堅持要改成:「落實這些方法,能夠讓教師"與班上學生"的生活更有品質。」

這一改,就引發許多人的「韃伐」。因為沒多久前,這門課才談過「一篇好的作業的標準」,老師當時強調最重要的一項標準就是「文要對題」。同學們對這點印象猶新,現在看到老師無端在談教師壓力的作業裡把學生扯進去,哪有不起疑的呢?同學們反對這樣修改的理由,包括寫作慣例、文要對題、前後文必須呼應等等,都是有憑有據的。老師耐心聽著,一面說著「對」、「有道理」...直到大家都講完了,他才說出他的想法:

「討論教師相關課題的時候,總不能忘記教師的「顧客」吧!」*(Do remenber your client!)

這個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是這道理卻再清楚不過了,那些慣例、命題、文章結構,都只是技術問題,孩子的受教品質才是教育的最大宗旨。談教師壓力的作業,雖然題目沒提到學生,但學生福祉卻是題中應有之義。

再回頭說那兩位吵過架的人吧!

我很佩服史英。原因之一,正是他考慮教育問題的時候,總是把孩子的利益擺在前面。我跟那位學長還不夠熟,並不真的知道他怎麼想事情,也不知道他跟史英吵的是那一方面的教育理念,有機會的話我很想跟他多聊聊。

如果,他在考慮教育問題時,也是把孩子的利益擺在前面,那麼我也會佩服他的。

(*Client 也可以譯成「當事人」或「委託人」,以教師的任務性質來看,譯成「委託人」好像更貼切,只是怕大家看起來陌生,所以還是用了「顧客」。)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絞碎樹枝的機器 連下了幾天大雨,趁著今天上午難得放晴,帶容出去走走。

容不願意被大人牽,也不甘於直線前進,偏偏人行道上仍然會有摩托車騎過去,車速不慢,也不大禮讓行人。所以帶容出來散步,一點也不悠閒,才走了十來分鐘,我就擋三次摩托車,好讓容安全又從容的經過。

雖然是散步,但我還是暗自安排了一些目的地:先去文具店買原子筆蕊,帶去英國備用,再到市場裡看看賣酸痛貼布的攤子有沒有出來。按照預定的路線,會經過捷運的下方,那裡最近重新整地,每天都有一台怪手在作業。現在過去,容一定會要停下來看。前幾次的經驗是只要我先說清楚等一下的行程,然後靜靜的讓容看,大概五六分鐘,容會自己說「看好了」,我們就可以順利啟程。既花不了多少時間,也不趕時間,就陪他看個夠吧!

正想著,遠遠的卻看到一群公園路燈管理處的人,已經從路樹修剪下好幾堆枝葉,堆放在人行道邊,路邊還停了三台大型車輛。有一台是有棚的卡車、一台是可以載人升降的雲梯車,剩下的就是照片中的這款,聲音挺大的,但做什麼用途還看不出來。容也發現了,把手伸得直直的,指著那群車子,一邊喊著:「有那個耶,有那個」......。等我們父子跑到那旁邊,他們剛好開始把樹枝連葉推入這台機器後面的開口,然後,就聽到東西被攪碎的巨大聲音,幾乎是同時,碎屑從前面彎彎的管子噴出來,噴到那台有棚卡車的後斗。這下看明白了,原來是台攪碎機。

管理處的工人有七八個,其中一個負責慢慢把棚車往前挪,其餘的人正七手八腳的把堆在人行道的枝葉抱起來,推進攪碎機。新裝備耶!我看了也覺得新鮮,但聲音實在太大,只看到容還是不停的用手指來指去,他在嚷嚷什麼卻已經聽不清楚了。我問容要不要走了,還是要繼續看,聽了兩三次才聽清楚,他說還要看。我所幸也就蹲下,仔細看了起來,一面跟容解釋這台機器的功能。這一看,就看了十分鐘。

忽然,機器聲音變小了,但看起來不像是要收工。果然,一位像是組長的人比著手勢,讓後面的人不要再送枝葉進去攪碎機,同時切了一個開關,排氣管停止排出黑煙,引擎轉速漸漸慢下來,然後機器的各個部位呼應著引擎的頻率,輪流抖了幾下,才整個停止下來。組長跟另外一人爬上機身,轉鬆前頭彎脖子上的幾個螺絲,把一個蓋子卸下來,伸手進去掏,手掏不動的,就用長柄撬,清出兩大籮筐的碎屑。其他人趁機把落葉掃一掃,還一邊問著:「怎麼會這樣,是不是剛剛一下子塞太多了?」

機器剛停,我就問容要不要走,得到的答案一樣──還要看。那就繼續看吧!他們一邊疏通那個彎脖子,我一邊仔細看那個做的不太密合的蓋子,等他們清完要把蓋子鎖回去,我又仔細看了螺絲。那螺絲不是一般用起子或扳手轉動的那種,它的頭反而有點像個沒有開口的掛鉤,只要拿根棒子穿過掛鉤,就能夠很輕易的轉動。當時我心想,生產這機器的廠商也真妙,預先知道會「卡機」,連維修孔都準備好了。因我手邊沒有相機,只好記得它的廠牌,回來上網找圖片,上面附的那張圖,其實是生產廠商網頁上抓的。說巧不巧,一比較之下,發現原廠圖片上並沒有那個維修孔。大概是公園處買回來用了之後,發現常常「卡機」,就自己加工開了那個維修孔。厲害!

彎脖子疏通了,組長切一下開關,引擎又轉起來。大夥兒七手八腳,繼續把剩下的枝葉送進攪碎機。都攪完了,把地面再掃一遍,就開始收拾工具、回收交通錐,然後分別爬上雲梯車跟棚車,每個人似乎都有習慣的位子。其中有一位阿桑,大概發現了容還目不轉睛的在看著,對著我說:「囡仔攏真愛看這款車」。

容一直等到三輛車都開遠了,才願意走。剛剛站了好久,終於又走起路來,感覺筋骨舒活了起來,可是腦袋裡還留著他們工作的景象。

我忽然覺得,剛剛好像看了一場街頭的表演,就像看舞台劇一樣:道具、場景、演員、起伏轉折的劇情,樣樣不缺。而且演員演起來賣力、自然,盡管我們在旁邊駐足觀看,他們的演出也絲毫不受影響,彷彿本來就是要演來給我們看似的。這樣想之後,也就不難理解容為什麼堅持要看到人車開遠才要走了。

看戲不就是這樣嗎?哪有演員還沒下台,觀眾就先離場的呢?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容的全套吃飯裝備

「裝備狂」這個詞,出自一位森林小學的同事,用來描述他老公,他老公的登山裝備可以掛滿整間倉庫。怡伶聽了之後,覺得這個詞也十分適合我。雖然我沒有一間倉庫來放,但我酷愛嘗試各種新裝備,說是狂,一點也不過分。大容來到之後,我的裝備狂又多了一個「正當」理由,可以好好發揮。

左邊這張照片裡,大容只是模特兒,主題是他的全套吃飯裝備。一般小孩都有碗跟湯匙,也會戴圍兜。不過,請看清楚喔!大容胸前戴的可不是一般圍兜,它的材質是軟塑膠,下面有一個槽可以接住掉下來的食物,這就不是每個小孩都有了。更特別的是那個白色餐盤,應該沒幾個小孩有吧!經過加工,它變成一個可以拆裝的活動桌面。這個IKEA餐盤的設計剛好符合我的期望,就算大容把整碗湯打翻了,這餐盤也裝得下,不會滴下去弄濕衣服。有了這項裝備之後,跟大容吃飯就不必再繃緊神經,死盯著他的湯碗了。

說到這邊,都僅限於我自己的症狀。但前陣子,我突然驚覺,大容也遺傳了我的裝備狂,怎麼會這樣呢?

在《孩子的生活地圖:緣起》裡放的那張照片:大容一手掛著媽媽的提包,一手拎著雨傘,可愛極了。不過,提包跟雨傘只是冰山一角, 他幾乎是無所不玩的,看看下面的照片就明白了。坐久了嬰兒車,他也會想要推一推;常常看阿公開車,他也要把方向盤跟所有的按鈕都按一遍;我們購物用袋子,他也要揹一揹;現在要清掃家裡地板,我得要同時搬出吸塵器跟掃把,吸塵器是給他玩的,我只能用掃把掃地。

有些東西他沒看我們用過,但是難不倒他,三弄兩弄,就有了他自己的用法。像是後院水槽邊的刷子、阿嬤家的蒸籠與水罐、還有一不留神被他拿到的太白粉與打蛋器。我本來對大容的這些「興趣」習以為常──小孩不就是這樣,充滿好奇心嘛!但有天晚上,我跟怡伶要帶大容出去散步,大容堅持一定要帶著那支長長鞋拔,然後一路揮舞,彷彿是把寶劍 (他還沒看過任何打打殺殺的節目咧) 。

這一幕實在太熟悉了。以前在學校裡,常常要處理孩子拿棍子當武器的狀況,每年暑假去帶森林育,也必定有小孩拿棍子。今年三月底,我們到宜蘭參加穀東俱樂部的插秧季,一位朋友的兒子 (絕對是不用暴力的) ,臨走前也拿著一枝木棍,想要帶回家。當時,一邊聽著他們母子的對話,腦中回想著我在高中的時候,也曾從山林裡帶回不少木棍,後來從沒用過。

為什麼都是男生?

我不確定是否只有男生愛拿棍子,但我不禁懷疑這跟幾百萬年前人類兩性的分工有關:男性出去狩獵,女性負責採集與哺育。而且,這可能跟暴力無關,而比較像尾椎骨,是人類尚未完全退去的演化痕跡。

最近在公共電視看到一支影片,描述古代長毛象的遷徙。其中有一段旅程,長毛象將會面臨巨大的威脅──尼安德塔人。古人類獵取長毛象的方法,跟我想像中的完全不同。他們不是用長矛去射殺 (也許他們還沒有長矛) ,而是利用昏暗的天色,舉著火把去圍攻正走過崖邊的長毛象。長毛象受到驚嚇,加上視線不清,於是跌落深崖。尼安德塔人再繞到崖下去收拾成果。

要是人類沒有足夠的好奇心,什麼東西都要「試試它的功能」,如何能在體能弱勢的先天限制下存活下來,甚至主宰世界?第一支「石斧」的出現,應該是湊巧有那種形狀的石頭,又被好奇的人類拿來試試功能,才發現它真是好用的吧!

自古以來就有不少人想要解釋是什麼造成人類與禽獸的不同,我今天也來加上一個,那就是人類的「裝備狂」!哈哈哈!

什麼?寫這篇文章只是想幫自己開脫?

嗯,也許吧!但你大概也聽說過: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是人們維持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機制吧!

大容也要推車車 大容也要開阿公的車

大容掛了一個大袋子 大容也要用吸塵器 大容再掀阿嬤的蒸籠蓋

大容打翻太白粉 大容在後院拿刷子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