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週三"國際太太聚會"的行程是去動物園玩,門票由這個團體的經費支付。於是我推著大容,風雨無阻地趕去了,怕公車誤時,靠雙腳走了40幾分鐘。照片是拍了很多,容容也看得玩得很高興。不過,我本來是沒想到要寫什麼。動物園就是動物園囉,雖然此動物園在2003年得過獎,但我也不知道得獎代表什麼。不過,當然啦,它是跟咱們家鄉的動物園不太一樣。

簡單地說,環境比舊圓山動物園自然、動物並沒有赤裸裸的關在鐵籠子裡;規模比木柵動物園小的多,就是整園走兩圈,腿也不會痠。這個動物園,圈養動物的數量,並不像木柵那樣沒有節制(企鵝也要、無尾熊也要,更別提非洲草原動物,如斑馬羚羊等等一大群!)。布里斯托動物園的大型動物,只有獅子一公一母、okapi(跟長頸鹿同一家族、但卻是斑馬體型)一隻、黑猩猩三大一小、海豹四五隻、小型企鵝十幾隻,大概就是這樣。

當天下雨,牠們住的房舍,除了獅子之外,幾乎都是住在一般的house裡面。看樣子,就是用這個大花園裡本來就地的房子,裡面內裝改一改,就可以讓動物住了(圖中這棟的住戶是那隻okapi跟黑猩猩們)。

另一個特殊之處是,這個動物園本身是個charity(就是可供人捐錢的非營利組織),而它的所得並不是只付掉自己的開銷,還把錢花到這些動物的遠方祖國土地上--非洲黑猩猩棲地保育、南半球的洗企鵝計畫等等。(洗企鵝?--原來,很多企鵝被油輪的漏油沾到,洗不乾淨就會死掉囉。)

不過,即使是這樣算是用心的動物園,說實在的,參觀時覺得有趣新奇,但過後也並留下什麼感受。這就是所謂的觀光吧。幾天後,在電腦前讀到一篇南方發的電子報 <從菊地先生來台談起>,看到幾張台灣的照片--海,東北角的海。一見之下,那股海味似乎就撲鼻而來了!原來,動物園的seal and penguin coast,少了鹹鹹的海風,就是不對味啊!既是生命,唯有在大自然之中與牠遭遇,才能產生深刻的感動吧。

台灣的山海,本來是很美的。在英國我是還沒出過遠門,我知道這裡也是有壯麗海岸與丘陵。不過,相比之下,台灣四面都是海,台灣中心都是山(還超過三千公尺呢),我們小島的地理環境的確是非常複雜多元。而且台灣又處在亞熱帶,物種比溫帶地區都來得豐富。別的不提,就說魚好了。布城動物園裡的水族館,都是些灰撲撲的魚,只有一缸是熱帶魚。我對同行英國阿姨說:這就是在台灣我們潛水下去會看到的魚!(我是真的有在綠島或墾丁看過)她說:How lucky you are!此話不假。有這麼豐富的自然環境,然而,我們是如何對待她的呢?

恆春半島西岸的紅柴坑,是台灣海岸給我最深感動的地方。大三去時,那裡還有大片的珊瑚礁潮間帶,那次我們很幸運,看到了許多許多不知名的海中生物,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種會噴出艷麗紫色液體的軟體動物;過四五年再去,那裡建了度假旅宿,潮間帶不見了,不過我們還是能去浮潛,跟熱帶魚一起在海底峽谷間穿梭。可是再過幾年,也許浮潛下去什麼也看不到了,也許它會變得跟蓋了核電的南灣一樣。

可歎的是,台灣有這麼美麗的海岸,卻到處都是核電廠。出國前去金瓜石,很驚訝的看到一小群外國青年拎著睡袋,正從民宿走出來。吸引他們的是什麼?如果你去過,相信你也不會忘記的--就是那幾座”無言的山丘”!(去過之後,我真覺得這電影片名取得再貼切不過。)然而,如果從山丘上望向太平洋,視野一角卻出現了碩大的核電反應爐球體,那會是什麼心情呢?

再想像,駕車在東北角的公路上,一路享受山海交錯的景色(沒錯,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也只是觀光客),接著卻突然出現一道長長的、高大的圍牆,把我們跟海隔開,我們被迫轉頭,無聊地望著擋風玻璃。牆的裡面,龐大的工程在海岸進行著,已經多少年了、現在還要追加預算,多少海洋生物的家是直接被水泥滅頂?而且,自然環境改變了,社會生活也會有巨幅改變。(關於當地社區反核四的故事有紀錄片<貢寮你好嗎>。好看!)這說起來又會是一大篇。我對此並無切身的經驗或研究,只是這樣遠距關注著,再寫下去也是些空話,那就在這裡打住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