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盪鞦韆過完年假,台灣的學生開學了,大人也開始上班。網路上陸續看到一些教人「如何收心」的新聞報導。這讓我想起唸小學時的寒暑假。

假期結束前兩天,總是咬著牙,捏著手,把仍然一片空白的假期作業簿填滿;心裡百般的不情願就不用提了。想一想,趕作業的那兩天,應該就是我收心的過程:跟趕作業的痛苦相比之下,再怎麼無聊學校,都會顯得相當美好,不是嗎?

國中是個更慘綠的時期,根本沒有寒暑假,當然也就沒有收假的問題。之後的高中、大學、當兵、工作,假期就是假期,沒有什麼假期作業。相對於有作業要趕,結束假期回去上課或上班,實在是簡單多了--只要「認命了」就可以,而我剛好是個很容易認命的人。

不過,小孩就沒這麼容易認命了。

耶誕新年假期,我們回台灣待了三週。在台灣,有兩對阿公阿嬤輪流疼容容,有玩得來的表哥,還有表哥那許多新鮮的玩具。回到英國,除了課業繁重的媽媽,個性龜毛的爸爸,就只有幼稚園裡那些語言不通的同學;玩具雖然也不少,得要兩手加兩腳才數得完,但玩久了總是不再新鮮。從台灣回到英國,對容容來說,不知道像不像從天堂回到凡間(應該不致於是回到地獄啦!)總之,容容又開始不要去上學了。

還記得回來後第二次上學那天,帶著容容到幼稚園,他卻怎麼也不肯進去,那個上午,我真是沮喪到不行。上學期留在園裡陪他的場景一一浮現,我心想:難道又得重頭來過?但我可是毫無心理準備啊!(註1)

讓自己冷靜下來後,就在大學校園裡再跟容容解釋一次「為甚麼要讓你去上幼稚園」。談完了問他,得到的答案是:只有今天不想去,星期三就會想去上學了。聽他這樣講,我心裡也有了底:應該還是不習慣分離的問題,而不是幼稚園裡有什麼不好的事情。

接下來怎麼辦呢?回想上個學期,大約也是從我開始堅定的把他送進教室之後,又過了兩三週,容容才能安然的自己走進教室。那之前都得請老師幫忙抱他進去。據說老師說,通常容容哭著被抱進去,只要等我離開之後幾分鐘,容容就不哭了,開始玩。

如果能夠依樣畫葫蘆,倒也簡單。但孩子的成長總是令人驚訝的。容容似乎已經明白,一旦到了幼稚園就非進去不可。所以這一回,他乾脆拒絕出門,連穿衣服都不肯,堅持要留在家裏。要抱住一個小孩一分鐘,不難;要逼一個小孩穿衣穿鞋坐上腳踏車、上路騎十五分鐘之後下車鎖車開門進園,而且每個禮拜要搞三次......。

這種逼法,我連想都不敢想,根本已經超出我能忍受的範圍了。因此,容容真的又曠了一天課。(曠課那天,正是容容說過會去上課的那個星期三,這時候應該要說「童言無忌」嗎?囧)

為了讓容容能夠順利去上學,好好發展社交能力,我跟容容的媽迅速達成共識:以後容容上學的日子,不管容容媽有沒有課,我們都一起出門上學去!

這招果然奏效。容容發現全家都要出門之後,就算會拖一點時間,或說一兩句「我不要去幼稚園」,但很快就忘了,高高興興的跟著一起出門。

 

就這樣,到了第四周的某一天,容容總會在我接他放學的時候告訴我:「我今天都沒有哭哦!」而我也會藉機大大稱讚他一番。再過一個星期,容容居然主動 說,他要像媽媽一樣上學上一整天!我還怕他是一時衝動,請他再認真想兩天。過兩天問他,他還是很確定他要去上一整天。剛好幼稚園在週三下午還有位置,就幫容容排上去了,變成每週一五早上上半天,週三上全天。

上幼稚園的分離問題,總算可以告一段落了。那麼,到底什麼才是讓孩子克服分離問題、順利去上學的關鍵呢?

好吧!我知道正確答案應該是「時間」啦!孩子的成長,真的是需要時間。而爸媽能做的,就是陪伴跟乾著急等待了。不過,我還是很想說:「認命」也很重要啊!爸媽都出門了,孩子在家沒人陪,只好「認命」的去上學囉!

回頭想一想,容容其實挺不簡單,前後三個多月,終於習慣了在幼稚園的生活(註2),也請諸神保佑,讓這個主題再也不要出現在本部落格中。



【附註】

  1. 如果學校不夠好玩,小孩想繼續留在假期中,不要去上學,這是再正常不過了。會被這情況打敗的爸爸,要不是沒經驗,就是不夠用心。(我可以先承認自己是沒經驗嗎?)
  2. 吃、玩、聽故事,這些容容都習慣了,只剩「上廁所」還在努力之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urcorner 的頭像
    ourcorner

    角角 Corner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