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同一條巷子裡的小孩幾乎人人一台車,放學後,大的帶小的,附近騎不過癮,越騎越遠,從福林橋騎到故宮後山是常有的事。

騎鐵馬,多少得懂些基本維修。那時,巷子口就有家鐵馬店,小到調緊煞車,大到剪鏈補胎,交給老闆就行了。店家是做老主顧生意的,麻煩一點要換零件的才要收錢,如果只是鎖鎖螺絲調鬆調緊這一類的,都是免費服務。

交給人家修是很輕鬆方便,但每次去修車我都沒閒著,眼睛緊盯著老闆,仔細看他是怎麼弄的。看久了也就有了印象。

上國中之前,老爸送我一台公路車,牛角彎把手的那種。拿回來的時候,還平平的裝在箱子裡,讓我自己裝。也記不清楚大人有沒有幫忙了,印象中是趁放假時,自己在家弄著弄著就好了。從此也覺得自己是有能力搞定一台鐵馬的。

這種自信很有幫助,因為相信自己能做,所以大小維修都自己來,做多了就熟了。不過,搬來約克之後卻踢了鐵板。從布里斯托搬來約克之前,從朋友那兒接收了一台車,又從網路上便宜買了一台,夫妻倆一人一台。結果,買的那台太高了,又是平桿男生款的,後面加裝了兒童椅之後,上下車就便得很困難,一不留心就弄傷了膝蓋。

膝蓋受傷的慘事寫起來落落長,改天再來交代。但因為傷了膝蓋,得了教訓,我們鐵了心花一百多鎊去買一台捷安特的舒適車。

從網路上買比較便宜,但得要自己組裝。怡伶幾次問我:真的有辦法自己裝嗎?我總是回答:沒問題啦!給我兩個小時,裝一台新車給你看。於是就買了。

結果,前後裝了兩天才搞定。也不是真的有多困難,而是我把前叉桿轉錯方向,該往前斜出去的變成往後斜向踏板,於是那前輪怎麼裝就裝不上去。我一度還懷疑是廠商給錯零件,打電話去問,對方再三強調車子在出貨前都經過檢查,不會發生這種事。既然零件沒錯,只好自己回頭再去試試,搞了很久才發現問題癥結。總之還是自己DIY裝好了。

大半年過去了,這車實在好騎(這捷安特算不算是台灣之光?),也沒出過什麼問題,直到今天才栽了,也才有上面那張,容容在「學師仔」的照片。

內行人一看到地上擺了水盆,連內胎都拆出來,大概就可以猜到是破輪了。也不知道是在哪裡發生的,早上送容容去幼稚園之後,又來來回回辦了幾件事情,才發現輪胎扁了。幸好離家不遠,先牽回家再說。

回到家,拆下輪子,把內胎拔出來檢查。用肉眼看不到破口,應無大礙,補釘片貼一貼就可以了。本來當下就要動手,轉念一想,又覺得機不可失,可以讓容容從小「薰陶」一下,於是就放著等接容容回來再處理。

容容興致也很高,回到家,點心也不吃了,說要先修車。

在我準備水盆工具的時候,容容一張嘴就問個不停,等到要開始了,什麼事都要讓他來,這個「學徒」實在很不安份。從輪胎泡水找破洞、磨粗、上膠、貼補釘、敲緊、再泡水檢查、內胎塞進外胎、外胎包上輪圈、打氣灌飽,一步一步做給他看,能讓他插手就派給他,不然就指使他拿材料遞工具。

晚餐的時候讓容容跟媽媽報告修的過程,他指著照片東說西說,聽起來,至少是學會了三個字:輪子、外胎、內胎!

灌飽的輪子現在還擺在牆邊,明天,打算帶容容先來幫煞車清清灰塵上上油,做完定期保養,再把輪子裝回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