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去採買。騎著鐵馬從家裡出發,經過資源回收中心旁邊的大片綠地,接上了舊鐵路線,繞過一處滿佈鐵皮廠房的舊工業區,再穿過一條新建的四線道柏油路,就到了位於掩埋場舊址的大型超市,一路騎的都是單車專用道,輕鬆愉快。

回程時剛轉進單車道就看見兩個年輕人,他們正從一個大桶子裡掏出一團一團的電線,扔向路旁的火堆。塑膠燃燒時冒出濃密的黑煙,臭味嗆鼻。不經事的容容還以為他們在烤肉,所以才這麼臭。我心理卻只想著濃煙裡可能有害健康的毒氣。我刻意不去看他們,保持車速從旁邊騎過,然後自私的在心裡想著:反正這是你們英國人的空氣犯不著賭上我們父子倆的安危去勸阻,何況我的英文程度也還不夠用來把道理講清楚。穿過濃煙之後,路旁的小溪中已經堆了幾個月的垃圾,顯得格外醒目。

來到英國之後,陸陸續續紀錄了我的所見所聞,大多是正面的,甚至是令我羨慕的。其實,在寫那些文章的時候,我心理總是反省著:我覺得英國某方面好,是真的比較好呢?還是「崇洋」的心理在作祟?即便經過這樣認真的檢驗,我得承認,英國在自然環境、永續交通、以及幼兒教育這三方面,真的有做得比台灣好。

年前回台灣時跟一些朋友聊到台英兩國的差異時,有一位朋友語帶無奈的說:「唉!這就是台灣人的劣根性!」這種說法由來已久,似乎只有承認我們自己的本性不如人,才能解釋為甚麼別人的環境與社會比我們的優。

然而,英國那兩位燒電線的年輕人,還有小溪裡的垃圾,正好可以用來戳破這層假象。其他的例子還很多,像是隨地丟垃圾、深夜酒後在街道上喧鬧、客戶服務的效率不佳等等,不勝枚舉。

在我看來,劣根性大家都有,只是有人選擇屈服,有人選擇改變。我相信台灣與英國的公民之中,都有很在乎環境品質的,也都有不在乎環境品質的;都有注重自身利益的,也都有注重社會公義的。而一個國家最終表現出來的品質,就是這些不同觀點的公民彼此競爭、互相影響的結果。

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未來的台灣會變成什麼樣子,要看現在的我們做出什麼決定!從結果來看,英國人在過去十幾二十年之間,的確做了許多好的決定,才能創造出現在英國的樣貌。那麼台灣呢?我們要給台灣什麼樣的未來?

台灣未來的樣貌,將取決於不同觀點的台灣公民彼此競爭、影響的結果。影響他人的方法很多,有人選擇透過文字或演講闡述理念,有人直接以行動去促成改變,相較之下,選舉時去投票只是非常消極的一種方法。

選舉近了,相關的評論文章多得讀不完,各自聲援自己喜歡的人選。但其中有一類文章很特別。文章裡先檢驗兩方候選人的政見,給甲打了五十分,給乙打了四十分,但是在結論中卻說:兩方都不及格,所以我打算投廢票,給他們一個教訓,好讓他們知道他們有多爛!

給兩邊都不及格,的確能夠突顯候選人與我們心中標準的落差。但依照台灣目前的選舉設計,不論投廢票與不投票的人有多少,最後總有一個人會當選,而當選的這個人,將決定我們繳納的稅金要如何運用,決定我們聘用的公務員要往哪個方向努力。

投票雖然是比較消極的方法,但相對的,成本也不高(至少不會有危險),而包含你這一票在內的投票結果,影響又很大。除非兩位候選人在你看來真的毫無差別,只要你心目中仍覺得其中一位稍微好一點點,而你又不去投票,等於是送給你覺得比較差的候選人一票,而你也放棄了影響台灣未來的一個小小機會。

遠在英國,這次的選舉我是投不到票了;在台灣的你,是否準備好要做出這個選了呢?



底下的題外話,會說到我想把票投給誰。不想被拉票的人,現在可以轉台啦!
------------------------------------------------------------------------------



【題外話:有人問我要投誰?】

去年我們去了科茲窩

在科茲窩的美麗風光吸引到世人的目光之前,其實經歷了一段不好過的日子。科茲窩地區盛產林木與羊毛,在前工業時期累積了很多財富。但工業革命之後,蒸氣動力取代了人力,而蒸氣動力的來源則是煤,科茲窩因為缺少煤礦,開始落後其他地區,發展因而停滯。其他鄰近煤礦的地區則蓬勃發展,許多老建築改建成了工廠,城鎮的規劃為了適應機械與運輸,漸漸脫離了人性的尺度。

然而,經濟的成長總會有個極限,而經濟的模式也不會一成不變。1990年代之後,人們開始厭倦都市的擁擠與污染,回頭尋找清淨閒適的田園生活,之前因為發展停滯而保留下來的科茲窩,漸漸成了英國最熱門的觀光地區,移出的人口又逐漸回來了(我們住的那間民宿的老闆就是其中之一)。科茲窩現在靠著無污染的觀光服務業,讓他們在賺錢的同時,仍然享有令人羨慕的生活品質。

台灣呢?經過了那麼多年起飛的經濟,我看到的是許多人把營收獲利放在第一位,把工程建設等同於發展,美麗的海岸、山林與農村,漸漸消失了。我也看到,許多人習慣只跟金錢對話,無法跟人對話,尤其是跟意見不同的人對話。我還看到,許多人雖然有著不錯的收入,但仍然充滿無力感,而在經濟上弱勢的人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我並不喜歡「經濟成長率達到百分之多少」這類的政見;而在內部的種種分歧還未化解之前,我也不覺得跟中國進一步連結會帶來什麼好處。我期待未來幾年,台灣能夠在一些細緻的工作上努力:營造更有美感的城鄉空間、建構更完整的社會支持系統、不同意見的人開啟對話練習合作,並透過在地的運動創造出更深刻的地方認同與自我定位。

因為這些期待,我願意把我的一票投給謝長廷(可惜我投不到),你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urcorner 的頭像
    ourcorner

    角角 Corner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