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週三"國際太太聚會"的行程是去動物園玩,門票由這個團體的經費支付。於是我推著大容,風雨無阻地趕去了,怕公車誤時,靠雙腳走了40幾分鐘。照片是拍了很多,容容也看得玩得很高興。不過,我本來是沒想到要寫什麼。動物園就是動物園囉,雖然此動物園在2003年得過獎,但我也不知道得獎代表什麼。不過,當然啦,它是跟咱們家鄉的動物園不太一樣。

簡單地說,環境比舊圓山動物園自然、動物並沒有赤裸裸的關在鐵籠子裡;規模比木柵動物園小的多,就是整園走兩圈,腿也不會痠。這個動物園,圈養動物的數量,並不像木柵那樣沒有節制(企鵝也要、無尾熊也要,更別提非洲草原動物,如斑馬羚羊等等一大群!)。布里斯托動物園的大型動物,只有獅子一公一母、okapi(跟長頸鹿同一家族、但卻是斑馬體型)一隻、黑猩猩三大一小、海豹四五隻、小型企鵝十幾隻,大概就是這樣。

當天下雨,牠們住的房舍,除了獅子之外,幾乎都是住在一般的house裡面。看樣子,就是用這個大花園裡本來就地的房子,裡面內裝改一改,就可以讓動物住了(圖中這棟的住戶是那隻okapi跟黑猩猩們)。

另一個特殊之處是,這個動物園本身是個charity(就是可供人捐錢的非營利組織),而它的所得並不是只付掉自己的開銷,還把錢花到這些動物的遠方祖國土地上--非洲黑猩猩棲地保育、南半球的洗企鵝計畫等等。(洗企鵝?--原來,很多企鵝被油輪的漏油沾到,洗不乾淨就會死掉囉。)

不過,即使是這樣算是用心的動物園,說實在的,參觀時覺得有趣新奇,但過後也並留下什麼感受。這就是所謂的觀光吧。幾天後,在電腦前讀到一篇南方發的電子報 <從菊地先生來台談起>,看到幾張台灣的照片--海,東北角的海。一見之下,那股海味似乎就撲鼻而來了!原來,動物園的seal and penguin coast,少了鹹鹹的海風,就是不對味啊!既是生命,唯有在大自然之中與牠遭遇,才能產生深刻的感動吧。

台灣的山海,本來是很美的。在英國我是還沒出過遠門,我知道這裡也是有壯麗海岸與丘陵。不過,相比之下,台灣四面都是海,台灣中心都是山(還超過三千公尺呢),我們小島的地理環境的確是非常複雜多元。而且台灣又處在亞熱帶,物種比溫帶地區都來得豐富。別的不提,就說魚好了。布城動物園裡的水族館,都是些灰撲撲的魚,只有一缸是熱帶魚。我對同行英國阿姨說:這就是在台灣我們潛水下去會看到的魚!(我是真的有在綠島或墾丁看過)她說:How lucky you are!此話不假。有這麼豐富的自然環境,然而,我們是如何對待她的呢?

恆春半島西岸的紅柴坑,是台灣海岸給我最深感動的地方。大三去時,那裡還有大片的珊瑚礁潮間帶,那次我們很幸運,看到了許多許多不知名的海中生物,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種會噴出艷麗紫色液體的軟體動物;過四五年再去,那裡建了度假旅宿,潮間帶不見了,不過我們還是能去浮潛,跟熱帶魚一起在海底峽谷間穿梭。可是再過幾年,也許浮潛下去什麼也看不到了,也許它會變得跟蓋了核電的南灣一樣。

可歎的是,台灣有這麼美麗的海岸,卻到處都是核電廠。出國前去金瓜石,很驚訝的看到一小群外國青年拎著睡袋,正從民宿走出來。吸引他們的是什麼?如果你去過,相信你也不會忘記的--就是那幾座”無言的山丘”!(去過之後,我真覺得這電影片名取得再貼切不過。)然而,如果從山丘上望向太平洋,視野一角卻出現了碩大的核電反應爐球體,那會是什麼心情呢?

再想像,駕車在東北角的公路上,一路享受山海交錯的景色(沒錯,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也只是觀光客),接著卻突然出現一道長長的、高大的圍牆,把我們跟海隔開,我們被迫轉頭,無聊地望著擋風玻璃。牆的裡面,龐大的工程在海岸進行著,已經多少年了、現在還要追加預算,多少海洋生物的家是直接被水泥滅頂?而且,自然環境改變了,社會生活也會有巨幅改變。(關於當地社區反核四的故事有紀錄片<貢寮你好嗎>。好看!)這說起來又會是一大篇。我對此並無切身的經驗或研究,只是這樣遠距關注著,再寫下去也是些空話,那就在這裡打住吧。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星期六)買晚報,頭版有個小啟事提醒大家:記得今晚把時間往前調一小時喔!從週日凌晨開始 summer times end。所以,跟台灣的時差恢復成八小時了。

夏令時間,拿它來跟太陽時間來比較,比較容易瞭解。一般情況下,太陽"日正當中",也就是在日升日落路線的最高點時,人們把時間設定為中午12點。但是,到了夏令時間,人們把時鐘調慢一小時,所以夏天時鐘12點,太陽的位置卻只在11點鐘的高度;夏天的下午一點鐘,才是太陽日正當中。所以,以太陽時間為基準的話,夏天就是早點起床、早點下班囉。有人稱這是"日光節約時間",到底有沒有"節約"到,這我就沒有感受了。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發生了一件很累人的事。

一家三口,下午兩點多從ASDA(一家大超市)買完東西出來,要走大約30分鐘回家。早餐晚吃,這時趕回去午飯也還好。半路途經一個位在城中心、但卻沒什麼人的廣場,碰到兩個少年,大的穿白色、小的穿黑色,大約十二歲上下。白色這個在超市出口就遇到過,因為我們買了優格,但有一罐被容摔破封口,就先放在推車上沒進袋子,這個小孩就跟少甫要來吃。當時給了。現在在廣場碰到,其實原先也沒認出,但他經過我們身邊之後,回頭說了一句話,大意是BABY睡著了,我答是(容容的確在背架裡睡著沒多久)。

走幾步之後,他又回頭來問少甫說:你是不是給我優格的那個人?少甫就說:是啊,那就是你喔?那時候下雨,我跟少甫都撐傘,兩個少年沒撐,其中黑上衣那個在騎腳踏車。不一會兒,白上衣這個(就是要優格的)就跟我們走在一起,然後跟我要雨傘,我覺得不對勁,說不行,因為還要走一段遠路。他不死心,說我可以跟少甫撐啊。(少甫的雨傘大,他揹著容容;我雨傘小,我拉行李箱。)我還是說NO。後來他就跟我一起走,說他正是要去我們家的那個方向,然後一手跟我一起拿著雨傘,要求讓他撐。我當然不放手,但也沒要他離開,就這樣走了幾步。接著他又跟我要優格。那幾罐優格裝在塑膠袋,吊在行李箱外。我說NO,那是要給BABY吃的,他一直拜託。少甫也解釋了一兩句。我實在不知如何應付,就不作聲了,繼續走就是。結果,這個白衣少年到箱子邊,扯破了塑膠袋。


少甫跟我,都對他喝了一聲,用破英文說,你不可以這樣,我們已經給過你了不是嗎?白衣少年還是要去拿優格。少甫說他有抓著這個白衣少年的手腕,幾秒後放開;我是沒注意到此節,但有看到白衣少年伸出手腕來跟少甫抗議。騎車少年本來只是跟前跟後,現在馬上跳出來說,你(們)不可以對他(指白衣少年)怎麼樣喔!接下來,白衣開始踢行李箱、踢少甫的小腿,不過力道並不強,少甫還站的穩。然後白衣打手機,還問少甫的名字,不知道是在叫警察、還是僗人來。少甫把容容卸下來交給我,我連背架抱著容容(已被吵醒),退在一邊。我說:Are you scaring me? Baby is here, don't you see?Leave here!(你想嚇唬我們嗎?這裡有嬰兒,你沒看到嗎?走開!)他們當然不走。關於嚇唬,也許我辭意不對,騎車少年好像回說:(Are you scared?)又好像是說(Am I scared you?) 我也沒聽很懂,回說yes,又補了句I'm not afraid,然後又大聲叫他們離開(Leave here!)。反正是一團亂。他們堵著少甫,我抱著容容往前走,想說過了廣場就是碼頭,人比較多。到廣場邊把容容揹起來,回頭看他們還在僵持,少甫高聲叫我先走、去叫警察。好像有一兩個路人開始停在那兒了。

我走到碼頭邊,問一個女士哪裡有警察,她不知道。我說了事情,她叫我在旁邊電話亭打999。我就真的去打了,不用投幣。警察問了事情,我說有兩個少年把我們堵住、要東西。這好像還不夠似的,等到我說他們弄破我們的行李,電話裡警察才說:really?(真的啊),然後問了我的姓,說會派人來。

我一直看廣場那邊都沒動靜。雨還是下著。我揹著容容,進到碼頭旁的一排咖啡館騎樓下,人多安全且可躲雨。過了好一陣子,遠遠的看到白衣少年,騎車從我對面的碼頭走掉。我心想少甫怎麼還沒過來。結果他打手機來說,有人停下來幫忙叫警察,但兩個小孩彼此吵架、跑掉了,但因為已經叫了警察,所以要留在那裡等。等了好一陣子,我怕少年們會跑回來找到我,萬一突然在背後出現、然後把容容怎麼樣....所以我都一直注意背後,轉來轉去、走來走去的,緊張兮兮。還一邊哄容容看海鷗、看渡船、看水水。

總之,警察去了廣場。總共三台警車、六七個警察。不知怎地,白衣少年又回到廣場,聽說,一個女警問了他幾句,就把他銬起來帶走。我們也得去做筆錄,坐一輛大警車,後斗還放著那台腳踏車。警局不遠,到的時候可能大約四點;可是做筆錄很久,做完是六點了。一個警察引導我們從頭說起,問一些問題以確認細節,然後他一邊打在電腦裡。剛開始問對方的穿著及外表(這實在有點難描述,尤其是對少甫來說),我們說這兩個少年大約是12到14歲。他們還要去找那個小的黑衣少年,所以詳細問了他的穿著外表,這實在很難,因為沒怎麼注意到他。然後是事件經過,衝突兩方所說的話、反應、接下來怎樣,都詳細記述。期間這做筆錄的警察還一邊用無線電通話,簡單複述我們的說法。後來了解,好像是少年的父母來了,所以要讓他們知道這邊怎麼說。

在警局容容吃掉兩罐優格,因為那個警察滿親切的(他有一個三歲女兒),地方也滿大,容容開始不安分。總之熬到做完了筆錄,警察用原車送我們回家。在路上,警察說,這事情比較不會被認定為robbery(搶劫),而比較是common assault。我沒聽懂後面這個詞,他解釋說,common assault是像推你、踢你..這些行為。我問,那兩個小孩到底多大?他說,一個12、一個13歲。我心想:還好,我們估的很準;還想,對這年紀的小孩,應該不會怎麼追究吧。(我心裡一直覺得不知如何是好:他們明明就是小孩,事情卻要演變成叫警察來。)接著就勁爆了,警察說,喔,13歲那個,是個女孩。

天哪!我對少甫說,你下次絕對認不出她的。警察說連他也不知道。我一直認為那是兩個男生啊,他的白上衣是連帽的,下雨所以他一直套著帽子(其實有頭髮我們也不見得認得出來)。我又跟警察說,他們的腳踏車還在後斗耶。他說,據目前所知,那可能是偷來的。這兩個小孩應該是(notting?) child。我又不懂了。他說notting(?) child就是以前曾經有被送到警局的紀錄,他們有在注意的。(25/01/07後記: 終於弄懂,那個字是naughty。)

唉.....。

回到家,真累啊!全身肌肉都還緊繃著。而且肚子好餓--我們這一天就這樣硬生生的少吃了一餐。趕快把行李箱裡的肉類冰進冷凍,炒了菜。我還是擔心著。這好像不是大事,這樣就報警,小孩會不會記仇呢?(不過他們也有叫警察來。我、她、路人,總共叫了三方警察到廣場。)這幾天別帶容容出門了吧?(他們知道我們住這條路)會不會還有什麼危險?會不會突然出現在後院?..(其實後院是進不來的)

真的是啊....不知該怎麼說。如果要問我,適不適應這裡的生活。唉,這還真是難以回答啊!

事後討論,我是覺得,這如果發生在台灣,結局可能不會是這樣吧。一個青少年來要東西吃,要拿我的雨傘,照人本的訓練,我們應該會跟他談一談吧。如此一來的結果,不是對方嫌煩走掉,就是我們把東西給了他。可是,在這裡不知怎地,也許語言不順暢,反應就不同了。不過,話又說回來,我知道自己的毛病。從過去森林育的經驗,碰到很ㄌㄨˊ的、或有狀況的大孩子,在某種緊急情形下,我是沒能力處理的,會失控、會吼人。

少甫當時則是擔心,他們是在澇人來。如果一群青少年來,那就很難對付了,所以他要我報警。

可是警察為什麼當場就把她上手銬了呢?13歲的女孩子啊。就這件事,好像不需要這樣吧!?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點一下小照片, 即可進入我們用來放照片的另一個網頁, 圖就會比較大囉!

2yrs birthdayplaying ballooncastlepark playgroundmid-autumn nightmid-autumn moonuse chopsticksI love thin-noodlescar-ride in mallin waterfrontlove playing with water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月十九日中午飛抵此城,如今也滿一個月了。適不適應?這有點難回答,要看”適應”是什麼意思囉!若是指食衣住行,那是沒什麼問題了。

我們在開學前兩週抵達,那兩週幾乎都用在購物、到處去熟悉環境、跑銀行、手機及網路的比價及申請等等。十月二日開學之後,網路及開戶等事情也辦妥了,一家三口逐漸調出一個行程表,到這週已經上軌道了。


說起來,我們在生活方面應該算是很認真的人。我隨身包包至少帶著兩份地圖,每次出門一定搞清楚身在何方,如果我在路上停下來看地圖,那並不是迷路,而是在找有沒有小路捷徑可以走。抵達才三天左右,全家就搭公車遠征IKEA,而且去了兩次,奮力地駝回一堆東西。(不過這也證明了我們很依賴IKEA,但現在不會了,已知道城中哪裡可以買。)購物要比價並記帳當然就不用說了,有時還要乘乘除除地,換算成台斤台幣才能比較。上市場時滿腦筋都是數字,並且還得要分神照顧容容,出門採買其實不算輕鬆。更別說買完還得爬上我們這個陡坡,運動量真的是夠了!

這位研究生這邊呢,雖然一週裡只四天有課,但總共有六七堂課吧,閱讀量大,而且家裡有小孩沒辦法讀書,所以每天早上九點以後就去圖書館或系館,晚上七點下課之後才回家,原則上吃過晚飯之後要再去圖書館到11點。週六休息,週日去大賣場採買,下午原則上要再去讀書,以便準備隔日一週開始。

每天早上做早餐時,他會多做一份三明治帶出去當中餐,夾煎蛋、煎肉、洋蔥黃瓜等等。上海同學看他每天吃三明治,說:你這樣很艱苦啊!」少甫大惑不解:「不然,要吃什麼才不艱苦?」「炒麵炒飯什麼的。」那晚餐吃就好了啊!」晚上回去還要做菜,那也是挺艱苦的。」喔,那我比較幸運,都是太太做,我只要回家就有得吃了。」

不過,據他說,目前上課聽講只能聽懂五十趴--這樣去上學,的確還是滿艱苦的啊!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常瀏覽的部落格中,有些朋友寫到帶孩子的事,我每次看了都覺得這爸/媽好有心,很仔細的把跟小孩的對話、或是為人父母的思考,紀錄下來。我過去也算是從事文字工作,並且還涉足教育,但不知怎地,當專職媽媽這兩年,極少極少有記錄什麼的念頭。有點怪喔?

不過容容是很會說話、也很愛玩的,別看他在人前這麼謹慎鎮靜害羞,在家裡,嗯,簡單地說,我都叫他"逍嬰仔"。抵英之後,我們發現他突然又更會說話了,這裡是幾句令我們驚艷的,當時抓到紙隨手記下,不然也是放水流了。

剛來兩三天吧,在廚房窗前的餐桌上吃早餐,容容座位面對窗外,我和他爸隨侍兩側。我們隨便聊著天,可能是說到英國怎樣怎樣的,結果容容也插一嘴:
[英國不在那邊(手指窗外),英國在這裡啊!(手指他坐的椅子)]

好像也是在餐桌上,窗外後院有一棵大樹。容容說:
[媽媽!天空好黑喔,快要下雨了。樹葉一直動動動動動,就打雷了!]
(真的是要下雨了。英國天氣出名的善變,連2歲小孩都要學看天臉色。)

有一天大概是吃完飯,他說了一句話,然後就走向客廳去:
[我要去玩火車了。好久沒有玩火車了耶!]
我和容爸驚嚇的互看一眼--很明顯的這是把我的句型學起來了。我有時會用"你好久沒....(洗澡或玩玩具)"來兜他。

這些都是在兩歲生日前發生的。之後還會說些什麼呢?嗯。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lat_the view outside

目前為止覺得這個宿舍很不錯,最大的好處是區位極佳。公寓地址這條路位在一個頗陡的山坡,我們在中段。走上坡是主要校區,圖書館跟行政大樓等等;下坡走10分鐘,是到巴士總站和城中心購物區。

從房子前面往下坡看,可以欣賞Bristol城區景觀,幾處尖塔,遠處丘陵。很明顯的這城的心臟位於河谷地形,而大學是在山坡上。Bristol是個河港都市,天氣不錯、陽光耀眼(不過也是會忽然下雨的),我們很喜歡它的市徽,上面有帆船、海鷗及塔樓,這真的很能代表Bristol!

flat_appearance

公寓位在一排連棟房屋的最邊棟,就是圖中淺米色這棟,門口有個小門廊。一到三樓各一戶。我們住一樓,但房子有墊高,所以視野是二樓的感覺。房子前有寬闊的人行道,從客廳可以欣賞行人從窗下走過;後面廚房旁有個後院,隔著樹影可以望見醫學院實驗室裡的燈光。

flat_livingroom with sofa!

我們搬進來時,所有必要家具一應俱全。沙發、書桌、餐桌、椅子、衣櫃、床頭櫃、床,我們只需要調整一下位置即可。另外,宿舍組的人來訪視時,說會找一張大嬰兒床來。廚房裡已經有一套鍋具和刀具,打開碗櫥一看,居然還有全套的碗碟刀叉,比在台北家更齊全哩,這要感謝前任房客(據資料看應該是一對德國人)。不過當然,吃飯喝湯的話,還是中式碗筷好用,幸好我們帶來了鋼碗跟鋼筷!


vegs from farmers market

一到廚房我就衝去看爐子--結果,就是我最擔心的電爐!以前聽說它不好用,熱得慢、熱起來之後又涼不下來。不過,煮了兩個禮拜之後,我覺得沒有想像中那麼慢熱,可能是英國電壓強的關係吧。比較難對付的是水,頭幾次煮了水都是混濁的,不敢喝,喝起來也有一股味道,只好去買礦泉水。難道,這裡的人都喝礦泉水嗎?!後來去購物時看到許多產品,終於了解,原來這裡的水是硬水,水壺或馬桶都會結垢,所以市面上有很多過濾或除垢的產品。於是我們也買了一個過濾壺,每次煮水都要先過濾。還買了保溫瓶,因為沒有熱水瓶。其實用保溫瓶也就夠了,在台灣慣用的熱水瓶,其實是很耗電的呢。

flat_path from front to back

剛住進來時比較不習慣的地方有兩個。第一是門多,西式房子好像每個空間都有一扇門,除了大門之外,客廳本身也有一扇門,這跟台灣打開大門就是客廳不一樣;臥室在房子中間,所以它有兩扇門以供通前及往後。第二不習慣是,房子內有階梯,因為這兒是個小山丘吧。第一天容容在屋內探索新環境,每個房間走透透,遇到這麼多門跟階梯,還有點不習慣。不過現在已經很熟悉了,從客廳衝到廚房大概不用三秒鐘。

大學擁有的一個庭園就在附近,是可以帶容容玩的地方。英式庭園非常靜謐,有不少大樹,栗子、櫟果、翅果....所有以前在台灣我喜歡收集的果實,在這裡掉滿地。當然可以看到松鼠、聽到鳥叫,而且是那種很婉轉的鳥鳴,所以我想應該是畫眉科的吧!我有看到一隻,小小的、胸口是黃紅色的。就是說呢,在台灣要爬到中海拔才看得到的東西,在附近的園林就有了。

不過,這裡沒有溜滑梯公園,附近的小學也不能進去。給小孩玩的地方,據地圖顯示有兩處,腳程都在20分鐘左右吧!有空再找去囉。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絞碎樹枝的機器 連下了幾天大雨,趁著今天上午難得放晴,帶容出去走走。

容不願意被大人牽,也不甘於直線前進,偏偏人行道上仍然會有摩托車騎過去,車速不慢,也不大禮讓行人。所以帶容出來散步,一點也不悠閒,才走了十來分鐘,我就擋三次摩托車,好讓容安全又從容的經過。

雖然是散步,但我還是暗自安排了一些目的地:先去文具店買原子筆蕊,帶去英國備用,再到市場裡看看賣酸痛貼布的攤子有沒有出來。按照預定的路線,會經過捷運的下方,那裡最近重新整地,每天都有一台怪手在作業。現在過去,容一定會要停下來看。前幾次的經驗是只要我先說清楚等一下的行程,然後靜靜的讓容看,大概五六分鐘,容會自己說「看好了」,我們就可以順利啟程。既花不了多少時間,也不趕時間,就陪他看個夠吧!

正想著,遠遠的卻看到一群公園路燈管理處的人,已經從路樹修剪下好幾堆枝葉,堆放在人行道邊,路邊還停了三台大型車輛。有一台是有棚的卡車、一台是可以載人升降的雲梯車,剩下的就是照片中的這款,聲音挺大的,但做什麼用途還看不出來。容也發現了,把手伸得直直的,指著那群車子,一邊喊著:「有那個耶,有那個」......。等我們父子跑到那旁邊,他們剛好開始把樹枝連葉推入這台機器後面的開口,然後,就聽到東西被攪碎的巨大聲音,幾乎是同時,碎屑從前面彎彎的管子噴出來,噴到那台有棚卡車的後斗。這下看明白了,原來是台攪碎機。

管理處的工人有七八個,其中一個負責慢慢把棚車往前挪,其餘的人正七手八腳的把堆在人行道的枝葉抱起來,推進攪碎機。新裝備耶!我看了也覺得新鮮,但聲音實在太大,只看到容還是不停的用手指來指去,他在嚷嚷什麼卻已經聽不清楚了。我問容要不要走了,還是要繼續看,聽了兩三次才聽清楚,他說還要看。我所幸也就蹲下,仔細看了起來,一面跟容解釋這台機器的功能。這一看,就看了十分鐘。

忽然,機器聲音變小了,但看起來不像是要收工。果然,一位像是組長的人比著手勢,讓後面的人不要再送枝葉進去攪碎機,同時切了一個開關,排氣管停止排出黑煙,引擎轉速漸漸慢下來,然後機器的各個部位呼應著引擎的頻率,輪流抖了幾下,才整個停止下來。組長跟另外一人爬上機身,轉鬆前頭彎脖子上的幾個螺絲,把一個蓋子卸下來,伸手進去掏,手掏不動的,就用長柄撬,清出兩大籮筐的碎屑。其他人趁機把落葉掃一掃,還一邊問著:「怎麼會這樣,是不是剛剛一下子塞太多了?」

機器剛停,我就問容要不要走,得到的答案一樣──還要看。那就繼續看吧!他們一邊疏通那個彎脖子,我一邊仔細看那個做的不太密合的蓋子,等他們清完要把蓋子鎖回去,我又仔細看了螺絲。那螺絲不是一般用起子或扳手轉動的那種,它的頭反而有點像個沒有開口的掛鉤,只要拿根棒子穿過掛鉤,就能夠很輕易的轉動。當時我心想,生產這機器的廠商也真妙,預先知道會「卡機」,連維修孔都準備好了。因我手邊沒有相機,只好記得它的廠牌,回來上網找圖片,上面附的那張圖,其實是生產廠商網頁上抓的。說巧不巧,一比較之下,發現原廠圖片上並沒有那個維修孔。大概是公園處買回來用了之後,發現常常「卡機」,就自己加工開了那個維修孔。厲害!

彎脖子疏通了,組長切一下開關,引擎又轉起來。大夥兒七手八腳,繼續把剩下的枝葉送進攪碎機。都攪完了,把地面再掃一遍,就開始收拾工具、回收交通錐,然後分別爬上雲梯車跟棚車,每個人似乎都有習慣的位子。其中有一位阿桑,大概發現了容還目不轉睛的在看著,對著我說:「囡仔攏真愛看這款車」。

容一直等到三輛車都開遠了,才願意走。剛剛站了好久,終於又走起路來,感覺筋骨舒活了起來,可是腦袋裡還留著他們工作的景象。

我忽然覺得,剛剛好像看了一場街頭的表演,就像看舞台劇一樣:道具、場景、演員、起伏轉折的劇情,樣樣不缺。而且演員演起來賣力、自然,盡管我們在旁邊駐足觀看,他們的演出也絲毫不受影響,彷彿本來就是要演來給我們看似的。這樣想之後,也就不難理解容為什麼堅持要看到人車開遠才要走了。

看戲不就是這樣嗎?哪有演員還沒下台,觀眾就先離場的呢?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六該起床時,我還在半睡半醒間,被猛撲而來的容容撞到鼻樑,當場慘叫一聲。容爸似乎早已認定我身體勇健,只模糊的說了兩句話,似乎連眼睛都沒睜開來看看。我痛到不行,只好撫著鼻子再大叫一聲以消痛並洩憤。容容坐在我們中間,剛開始似乎不知所措,但後來竟然學我也大叫了幾聲,以之取樂。

痛歸痛,到週日我才懷疑鼻子是不是撞歪了,左邊鼻樑稍微突起一塊,捏捏鼻骨還有一點點聲音。所以開始認真找該看哪一科?在網路上搜尋了許久,答案是整型外科或耳鼻喉科,一個顧外觀、一個治內部。本來我想去醫院的整形外科,後來發現醫院未經轉診的部份負擔很高,決定還是週一去附近的耳鼻喉診所先看看。結果是,醫生說我可能鼻子本來就有點歪。那內部呢?也是,鼻中膈有一點點歪。不過沒有影響,開個消腫藥回去吃就好了。我只是來諮商的,我說不吃藥也行吧。老醫生頓了一下,說,你既然來了,就開個藥給你吧。他每次都這樣,小毛病也要開藥,弄得我醫藥箱裡愈存愈多。反正,藥我是沒吃,現在也已經好了。

出國前是看醫生的尖峰期。


前天我去台大門診,人馬雜沓,那種密度的就診環境是很讓人不舒服的,但還是有人帶著嬰兒或小小孩去那裡,也許只是要去健兒門診打預防針。我不是那種顧慮很多的媽媽,但在那裡我自己都覺得有被傳染的隱憂,何況小孩;人潮那麼多,小孩走得慢些我甚至要怕阻塞交通了咧。難道,台大要蓋兒童醫院是這樣?原來,兒童還是需要有個專屬醫院的。

我也是組成人馬雜沓的其中一員,而且有浪費醫療資源的嫌疑,其實沒什麼症頭只不過想知道到底有沒有纖維囊腫,就算有又會怎麼樣。在滿是人的候診室守著燈號,被叫進去之後醫生很快問了幾句就要我躺上診台,在診台等了三四分鐘,耳裡聽著醫生繼續診視其他病人,我狐疑到底要不要這麼快把上衣掀起來,掀著等好像有點可笑。所以我密切注意,等到他的聲音靠近了,我才迅速的把衣服撈起來。他還問我:[哪一邊?]我心想:[你不是應該兩邊都檢查嗎?]但卻很配合的回答:[左邊]。他才摸兩下就說:[這應該沒有東西。這應該沒有東西...。]去你的。不過總算是幫我排了超音波。護士給我排在月底,我說那時候已經出國,不能提早就乾脆免了。接著想到能不能改到公館分院做,她很有禮貌的回說:[那我就不能確定囉。]欸,這算啥?她把我的病例往旁邊一放,要我自己問醫師。問題是,那個醫生目前同時在應付兩個客人,還有一個在椅子上等啊,我要怎麼插進去問他?我晾在那裡,覺得自己很被置於笨蛋的境地,決定出去走走。大約半分鐘吧,我再回來,聽到醫生說的後半句話:[就排到公館,不行就放棄了。]我不知道他說的是不是我,我也並不想貿然插問,接著看到護士在電腦上處理我的資料了,我也就不吭聲。看完醫生的都站在診間等預約單,那都是些阿姨們,拿到單子之後,總會跟醫生說聲:[x醫師,謝謝喔!]我心想:這些人也實在太那個了吧?這樣被對待還說謝謝。

總之,隔天我去了公館院區,在獸醫院旁邊,很偏僻,不過也挺清幽。乳房醫學中心是獨棟的。一進去,我還以為走錯了--五星級飯店大廳也不過如此吧。沙發有五六七張,紫色、紅色、紫紅色....,地板光可鑑人、燈色柔和有致。等待做檢查時,志工阿姨還會照應你換衣服。不過實在等得很久,等六號至少花了一小時。那裡的書報都蠻無聊的,大家多半在舒服的沙發上假寐。執行檢查的醫護人員也是女性,很親切,做的也仔細。醫院的廁所通常很乾淨,但這裡頭居然還有化妝間咧。女人們來這種地方做檢查,很不賴嘛。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九月一日,是我的三十歲生日。

由於九月中旬就要出國,所以就從今天結束留職停薪,也就是從基金會正式離職了。剛好就在我三十歲生日的這一天,正式成為完全沒頭銜、不屬於任何工作機構的專職媽媽囉。雖然我已經這樣過了兩年,但還是很不習慣職業欄上勾"無"或"家管"。尤其是用英文時,該怎麼介紹自己呢?我還是無法接受housewife這個字啊!

說回生日。其實,對於計算年齡我是會糊塗的,總是不確定到底2006減1976之後,要不要再加一或減一?只好扳手指來驗算。算容容的歲數倒是簡單,畢竟他才不到兩歲嘛,不必勞動手指。幸好有他,我終於確認了2006減1976等於30,就代表滿三十歲。


年齡這東西,每個人的感覺當然是可以很豐富的。但其實我滿能接受一說:生日不過是個數字。這幾年,我並沒有特別安排過生日,可能是因為想像力太差,想不出來還能怎麼過,既然如此也就只好安慰自己:生日,其實不過是個日期;日期,不過就是個計數的工具嘛。

我大學唸新聞系,才知道記者節剛好就是我的生日。那時我的志向是當文字記者,當時就想這是否天注定?不過也只是想想而已,到現在我也並沒有真的去做記者。生日不過是個數字,此理還有一例。上個月去健檢,才差個幾天,就不能讓我做免費的乳房超音波,我還得自費再約時間去。剛才查了一下,滿三十歲還可以做免費子宮頸抹片呢,兩年前產後檢察我也順便做了一次,記得當時自費要八九百元。生日的數字如果可以改,這筆錢也就省了。

雖然生日不過是個數字,但是,還是會想:今天三十歲,要做些什麼特別的呢?已經計畫要去剪個頭髮--無法改頭換面,至少也別蓬頭垢面。今天早餐桌上,如往常一樣,一邊吃、一邊照看容容,腦袋裡計算著年齡植樹問題,然後想到:今天2006年9月1日,我滿三十歲;那麼1996年的這一天,也就是二十歲時,我在做些什麼?

前幾天,我突然挖到大學時"報導文學"這堂課的資料,很高興,因為這陣子我正好想起這堂課。不期然的是,在資料夾的最後面撬出一篇我親筆寫的作業,是一篇報導性的文章,講的是我家住到輻射屋的事。那還是個爬格子的年代,我寫了七張五百字的稿紙。當下讀完,居然掉了幾滴淚!我從前的文筆比現在好太多了。才二十歲的大學生,還是可以用身邊有限的題材,寫出一篇像樣的東西來;現在三十歲了,要說生活經驗貧乏不足以寫作,那就是藉口了。

我還是想不起二十歲生日的情形。嘴裡含著早餐,走去書架翻出這堂課的紀錄,bingo!楊渡老師的上課綱要註記著1996年,這樣一來那篇文章就應該是寫於1996年末,也就是我剛滿二十歲時。這,就算是給自己的三十歲禮物吧!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