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二,巡迴各地的玩具巴士開來 Tang Hall,我跟容容拿著上次借來的兩件玩具去還,容容又再挑了兩件,「釣魚」跟「餵長頸鹿」。新玩具的魅力不小,借回來後,容容自己在那邊餵長頸鹿餵了一個多小時。

提著剛借到的玩具回家時,真的有種「被照顧到」的感覺,覺得有人在支持我們這種自己帶小孩的爸媽,而不是讓我們自己獨自奮鬥。小孩玩玩具玩的是新鮮感,玩久了、玩透了,就沒了樂趣,開始想要買新的。因此,我們買玩具時儘量買二手的,省錢,又可以避免過度生產。但是好玩的二手玩具得要看緣份,想要的時候未必就能找得到。這個玩具巴士就不一樣了,一整年只需要花個三鎊加入會員,就可以免費借玩具。巴士兩週來一次,每個小孩每次可以借兩件。除了便宜之外,巴士上的玩具都有一定的水準。我們在英國只是過客,東西買太多,徒增搬家時的痛苦。這玩具出借服務,就幫我們省了這層麻煩。

不同於在這長大的英國爸媽,我們是新移民,沒有自己的成長經驗與人際網絡可以憑借,要幫容容安排「學習活動」時只能靠各種公開資訊。不過,搜尋這些資訊的過程中,我倒是發現英國人有兩個地方做得不錯,值得一說。

第一個,是資訊的整合與提供。容容媽在《英國幼托制度》這篇文章裡介紹過小孩在英國上幼稚園的概況。因為有許多不同型態的單位提供服務給學齡前的小孩,爸媽往往需要比較各單位提供的服務內容,還要考慮時間的搭配,所以,經過整理而容易取得的資訊,就便得很有幫助。

有個兒童照顧連結網站,整合了全英國的相關資訊。在這個網站上,你可以找保母、找學校、找工作、找教養建議、找幼教活動,只要是跟親職有關的資訊,都整合在一起。網站是由政府經營的,資料來自各地方政府的兒童資訊服務,看起來是含括了所有登記在案的公私立機構與個人。另外,也有由相關廠商贊助營運經費、由各地的媽媽們擔任編輯群來經營的網路媽媽網站,雖然有部份服務提供者沒有被登錄進來,但會有父母在這裡留下使用評價,幫助後來的父母先進行初步判斷。

就算是不上網的人,也不難取得這些資訊。我曾經跑去約克市的「學習、文化與兒童服務」的辦公室去打聽玩具圖書館。進了門,跟接待櫃台的人說明來意後,接待人員打了幾通電話給他認為相關的部門,就讓我坐著等。過了一陣子,一位女士從那門出來,就著手上的一疊資料開始跟我說明。資料中有一份是現成的摺頁,另一份則是最近兩個月「玩具巴士」的巡迴時間表,看得出來是當場才為我印的。我多問了幾個問題,她又跑進去,一會兒帶回一疊剛列印出來的資料,上面詳細列出約克市公民營單位提供給學齡前兒童的所有活動的簡介。

第一次去玩具巴士借玩具的時候,工作人員就主動問我是不知道親職活動與幼兒活動的訊息。他們看我所知有限,當場就介紹了一個專門給爸爸帶幼兒參加的社區活動;隔天,又傳來一封郵件,列出社區裡適合我帶容容去的所有活動。這次再去,他們就問我那些活動有沒有幫助,然後,又告訴我一個剛開始試辦的,讓小孩盡情胡搞的活動[1]。

只要投入一點經費,要做到整合相關資訊並不太難。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公務員,他們主動提供各種資訊的精神,實在不輸給直銷人員。

第二個值得說的是約克市府對「兒童照顧者」的支援。不論是幼稚園、托兒所、保母、遊戲團體或自己帶孩子的爸媽,常常被通稱為「兒童照顧者」。剛剛說市政府那位女士給我一張褶頁,介紹的就是玩具與遊樂器材租借服務。玩具巴士只是其中一項,其他的還有:



  • 給五至十三歲孩子玩的遊戲空間,兼營遊戲器材出租與手工藝材料出售。
     

  • 給五歲以下孩子用的音樂活動箱,有助於發展傾聽、合作、社交、語言與數字能力。只要大人付五英鎊參加兩小時的培訓,就能免費借到這種箱子。
     

  • 特教資源圖書館,提供玩具與圖書給有特教需求的孩子跟他們的照顧者。
     

  • 需要預約,專門服務有發展障礙的孩子的玩具圖書館。
     

  • 給幼稚園、遊戲團體等非學校團體來租用的體能活動設備。
     

  • 藝術行動計畫,包含不織布創作、紙藝、玻璃彩繪、拼布、布紋設計、蠟染、磁磚拼貼、針織、印刷等十種不同主題的「箱子」,提供給幼稚園、遊戲團體或保母來租用。
     


看完這些服務內容,我的第一個念頭是:市府提供了這樣豐富的素材與器材,如果有爸媽想要招一群小孩來自己教,好像也不會太難嘛!

去年回台灣時跟幾位有小小孩的爸媽聚會,聊到將來小孩去上幼稚園的問題,大家對於把小孩送去幼稚園都很苦惱。不是怕老師不認真教,讓小孩虛擲光陰,反而是怕老師都太認真想要教些什麼,卻剝奪了小孩應有的,盡情遊戲的童年。苦惱又能怎麼辦呢?自己帶的確是一條路,卻又沒有那麼簡單:要是無法提供豐富的環境,等於閒置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天賦;但光是張羅這些素材跟器材,就夠忙了,更別說小量採買難以避免的經濟上的代價。

我不知道約克(或整個英國)當初是基於什麼樣的想法開始提供這樣的服務,但我認為他們所做的,應該會產生兩種重要的效果:在學校的層面上,這些服務將有助於提昇學校的教學品質,再怎麼偷懶的學校,至少也能把這些借回去給學生玩吧!而在個人的層面上,約克市府協助爸媽取得充分的資訊,並透過租借的服務,消除「送去幼稚園」跟「在家自己帶」所獲得資源的不平等,進而,真正把孩子教育的選擇權,還給爸媽!

台灣地方政府的教育局、文化局、兒童局,不知道有沒有類似的服務?如果還沒有的話,也許該來考慮一下了。


【註解】

[1]「讓小孩盡情胡搞」是照英文 messy play直接翻譯的,實際上就是玩顏料、黏土這些容易弄髒衣服跟地板的東西。


相關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