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v 23 Fri 2007 20:33
  • 初雪


雪地上的容容

早上起來,先是隔著窗簾縫看到漏進來的陽光,打開窗簾後,發現對面的屋頂上,結了一層白白的霜。回想昨天看到的氣象預報,夜裡都還有個三四度,怎麼會結霜呢?

心裡納悶,眼睛卻看清楚了:窗外正飄著細細的雪花!一邊喊容媽跟容容來看,一邊去開屋子另一面的窗。那窗正對著公園,公園的草地上一大片都是白雪耶。看著陽光這樣曬,恐怕這雪沒多久就要融光了,趕緊拿著相機到後院拍幾張,留下證據。證據有了,就可以安心的吃早餐啦。九點多,整理好容容上學的行囊,出門,跟容容一起到對面的公園碰碰運氣。

才剛出家門,就感覺到今天的空氣特別冰冷。到了公園一看,那一大片雪,都還在那兒呢,太陽這樣曬了兩個小時也不會融化;柏油路也結了一層冰,挺滑的。我心裡那個「太陽出來,雪人就融化了」的印象,也不知道是從那裡來的。雖然以前讀的故事裡,冬天總是會下雪,但對於下雪的天氣卻是一點兒也不了解(註1)。

這是容容第二次看到雪,上一次是在布里斯托。那一次,容容正好生病,而且下的是雪雨,雪是看到了,卻無法好好欣賞。這次遇上大晴天,就好玩多了。

容容在路上小步跑著,聽那些雪塊被踩碎發出的嗶啵聲,感覺在滑滑的冰上面走路的感覺。玩了一陣子,容容還意猶未盡,但眼看又要趕不上幼稚園的點心時間了,只好帶著他離開(註2)。

去年在布里斯托,一直到二月才下了唯一的一次雪,而約克竟然十一月底就開始下雪了。上網查了一下,原來,今天早晨,約克實際氣溫只有零點七度,的確是有下雪的條件了;同一時間,布里斯托還有一點六度。有沒有下雪?不知道。

總之,約克是有比布里斯托冷一些。但大家都說去年是個大暖冬,所以也很這樣拿兩地來比較。要是今年的氣候恢復「正常」,那我們可能就會有一個下大雪的冬天了。

SSM15731 SSM15742 First snow SSM15739

【註解】
1. 這說明了我以前讀的那些故事,都不是台灣本土的文學。奈何,唸了那麼多年與現實脫節的本國歷史與本國地理,我也已經麻木了,根本沒發覺那些故事的場景不在台灣。這幾年,學校歷史課本的改革,鬧得風風雨雨,但是,各位,這不只是政治意識形態的問題,而是更根本的,是否有能力分辨真實與虛幻的問題啊!

2. 容容原本參加下午時段的幼稚園,從本週起改成早上。但我們的作息時間還調不過來,因此他總是只能趕上吃點心。對我們家來說,吃,的確是很重要的。每次容容去幼稚園回來,我們一定會問的問題就是:「你今天有沒有吃到點心啊?」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SM15514

第二週週一跟副園長珍娜談完後,就陪容容留在幼稚園玩了一下午,週三換容媽去陪了全程,週五再由我全程陪著。一週下來,容容大約已經了解了那邊的作息規律,對於什麼時候可以玩什麼,也有了底。

這樣陪著,雖然能夠讓容容放心探索新環境,但也阻礙了他跟新環境互動的機會。例如,他可以不必跟幼稚園的大人互動,有事找爸媽解幫忙就好;也因為有爸媽在場,幼稚園的大人來兜容容玩的頻率明顯比兜其他小孩的少很多。

於是,我從第三週開始試著藉故離開。有時候是說我得去找些資料,但最好用的理由是——要去尿尿。容容很清楚尿尿是不能忍太久的。因為離開的目的是要增加容容跟幼稚園大人的互動,而不是練習跟爸媽分離,所以我總是在離開前先徵求容容的同意。有時候甚至要花上一小時,才能得到批准。第三週跟第四週都在做這種練習。我離開的時間從二十分鐘開始,慢慢拉長,最長的紀錄是兩小時。

在這段期間,我也開始教容容一些像是:洗手、穿外套、這是什麼、我要這個......這一類在幼稚園裡必備的句子。還列了一張容容的字彙清單給幼稚園的大人參考(好奇的人,請點這裡去看)。

增強語言之外,我也反覆的跟容容談論「為甚麼要上學」。談的內容大約是:學校是專門幫忙小孩學東西的地方,英國的小孩長大到五歲的時候,就被規定一定要去上小學。可是,上學是需要練習的,要練習跟其他小孩一起分享玩具、共用空間,也要練習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由學校的老師照顧。幼稚園就是讓小孩練習上學的地方,而且,幼稚園有點心吃、還有好多玩具,比留在家裏好玩多了。

慢慢的,容容已經可以跟幼稚園的大人說上幾個字,而當我故意說不要去幼稚園時,他也會說:「那我會很無聊耶,你看,家裏的玩具這麼少、這麼少啊!」然而,灌輸式的教育終究效用不大,練習的過程還是波折不斷。

這個藉故離開的過程,其實是「幼稚園吸引力」跟「爸爸不在的焦慮」兩種力量在拔河。我總是努力讓吸引力大於焦慮,但有時失敗了(尤其是容容精神不佳的時候),就變成容容跟著我出來,過一陣子再進去。

讓容容在去幼稚園之前先睡過午覺,實在是相當大的挑戰:全家得要在早上七點之前起床、吃早餐,然後在十一點的時候開始吃午飯。英國的冬天,七點的時候天都還沒亮,實在是太考驗人的意志力了!有幾次房東來後院除草整地,熱愛園藝的容容當然不會錯過,一直跟前跟後,做到十二點才收工,作息計畫當場破功。

還有一次來不及在家睡覺,我就帶了推車,挑了學校裡一個頗無趣的地方,堅持容容要在車上先睡過了才帶他進去幼稚園。結果,他竟然就在那邊混到天都暗了,不睡就是不睡。

那天下午就這樣泡湯了。容容看來沒有不高興,但我卻是帶著滿肚子的挫折感回家(嘿嘿,這就是想要用大人權威控制小孩的惡果啊)!那次之後我學乖了,寧可晚一點到,也要先在家裏的床上讓他睡過午覺(在床上真的比較容易睡著耶!工欲善其事,果然要先利其器)。

到了第四週,我感覺容容已經可以在幼稚園活動自如了,幼稚園的大人也說,在我剛離開的那幾分鐘,容容會哭一下下,但馬上就會開始找東西玩。我想這並不是安慰之詞,我回去接容容時,他的確都玩得很投入,就算我在他身後站上一陣子,他也未必會發現。

隨著上學的問題逐漸減少,分離的問題也開始浮現。症狀包括:在家裏鬧脾氣的頻率暴增、批准我離開幼稚園的時間拉長、甚至不准、還有就是比以前更黏大人了。

我想,是該處理分離焦慮的時候了。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容容做的留聲機

話說,容容去幼稚園,第一週去了兩天,到第三天就不想去了(參看前文)。

容容說不想去的那天,我打了通電話去幼稚園請假,並跟副園長珍娜約好隔週週一過去詳談。到了第二週,容容還是說不想去,但我說我跟珍娜約好了有事情要談,得要請他陪我去。

就這樣,父子倆一起到了幼稚園。天氣不錯,其他孩子正在院子裡玩,不時聽見他們的尖叫跟笑聲。不過,在我跟珍那講話的過程中,容容都一直跟在我旁邊。我跟珍娜提了三個想法。第一,我會試著調整容容的作息,或讓他改成參加早上的時段,以免他在下午想睡覺的情況下來到幼稚園,這樣也許會玩得比較好一點。第二,我想讓容容覺得,「上幼稚園」這件事是他可以掌握的。所以我想讓容容自己決定「進入」的步調、自己拿小便桶去放,以及自己決定何時要離開。最後這一點尤其需要老師們的協助,得要找個方法,讓容容可以請老師幫他打電話找爸爸。第三,則是要協助容容建立在這裡跟老師溝通的方法,例如,由老師列一些關鍵詞彙,讓我們在家裡先教會容容。

珍娜當場就幫我們辦了改時段的手續,不過,要等到十一月中旬才生效,在那之前,容容還是要留在下午時段。關於語言,珍娜拿了一份給新生填的資料,上面問了家庭成員、飲食與玩具的偏好、以及小孩慣用的母語詞彙。我們可以列出一些關鍵用語的母語發音,讓老師在必要時照著發音跟容容講。(咦?這不是應該在註冊時就給嗎?還是上次來參觀時容媽的英文太流利,讓珍娜以為我們是講英語的?)

另外,珍娜還帶我們去看貼在牆上的一組圖樣。那是設計來給不通英語的小孩用的,用手指圖案來表達意思,包括有:高興、餓了、渴了、要剪刀、要畫筆等等,於是,我們約好當容容去指那幅「難過」的圖案時,就帶表示要打電話找爸媽。

最後,我特別問了珍娜,如果我待在園裡陪容容,會不會造成老師或其他小孩的困擾?珍娜說,一旦留下來陪,會讓孩子以為妳一直都可以陪他,因而拉長適應期,但不會造成其他困擾,其他的父母不陪,大多是因為時間不許可。

談完之後,我就陪容容在那邊留了一下午。先是在院子裡玩,三點多,孩子就被請進屋裡洗手,準備吃點心。點心之後是唱遊時間,由一個老師帶著在一個房間裡進行,其他的老師則利用這個時段,收拾剛剛吃點心的場地。唱遊結束,孩子又回到大屋子裡玩,一直玩到爸媽來接。

剛剛提到的「玩」,不論是在屋子裡還是院子裡,都是玩具擺在那邊,孩子愛玩什麼就玩麼,大人只是顧著安全,偶而處理一些孩子的衝突。

點心時間就比較複雜了。洗完手,找到擺著自己名牌的位子坐下。全部坐定後,先是一個小孩負責回收大家的名牌;然後換另一個小孩負責一個頭一個頭摸著點人數,點完,進去廚房報告;接著,孩子輪流出來練習寫數字「2、4」(那天總共二十四個小孩吃點心)。

吃之前的這個程序花掉不少時間,場面有點悶,也有點亂,再加上語言不通,我感覺容容根本搞不清楚為甚麼要等這麼久。於是我在旁邊當起翻譯,同步跟他解釋當時在演的是什麼戲碼。

我發現語言大概是目前最關鍵的問題,語言這個障礙沒解決,幼稚園的大人似乎也很難使得上力,不論是帶著他玩或安撫他,效果都有限。

容容雖然會一些英語的名詞單字,但與人溝通用的功能性句子是一句也不會,偏偏他又已經很會使用台灣話,早已過了牙牙學語的階段。在這種情況下,除了要適應新的照顧者、適應團體生活、還得自個兒面對語言不通的挑戰,再加上練習與爸媽分離,照我的判斷,這挑戰已經超過容容能夠負荷的限度的。

依照nanamom的分類,容容現在是同時面對上學問題與分離焦慮。原本我還幻想這兩種問題可以一起解決,過完那個下午之後,我發現不先陪一陣子還真的不行。先來設法克服上學的問題,分離焦慮的問題就再放一放吧!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刊載在[人本電子報]上的這篇文章,心裡不禁燃起怒火--這樣迂腐顢頇包庇的校園文化,到底要傷害多少代的孩子?

 

孩子,你沒有被遺忘! --花蓮中城國小虐童案

◎張萍(人本基金會屏東辦公室主任)

2006年12月15日,報紙上一個腫得像青紫色饅頭的屁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12月17日日一早,我從屏東搭火車前往花蓮縣玉里鎮探視這素未謀面的受害者,我看到孩子臀部外圍仍為青紫色,中間的瘀青已褪成黃色。黃媽媽則痛心的說他雖然是原住民,卻不喝酒、每天認真看孩子的功課,有問題就寫聯絡簿反應,他不知道為什麼老師要對兒子說:「我的棍子是不打人的,只打豬、狗和白癡。」

小孩受害後又承受壓力是黃媽媽意想不到的,不僅一群家長連署挽留老師,教育局長也跟她說:記一個大過對老師而言,已經很嚴重了。至於老師為何沒寫聯絡簿告訴她,局長不諱言地說:寫了會留下證據。

都是《論語》惹的禍?

孩子說12月12日那天,他把作文寫在白紙上,不符合老師規定(要寫在稿紙上或用電腦打字),被老師用鐵棍打左手、右手和屁股,晚上洗澡時,被弟弟發現他的屁股腫得像紫色的芋頭,但都沒告訴媽媽。更倒楣的是這一天放學前老師規定隔天要多背5頁論語,碰巧當天黃爸爸黃媽媽要去外地趕工要把兩兄弟帶著,而匆促中孩子忘了帶《論語》出門。

13日早自習時,孩子的解釋被老師說:「不是理由,找藉口!」便用鐵棍又打屁股,他痛得跑出教室,老師說:「回教室就不打」,但一回教室老師又繼續打。孩子苦苦哀求:「對不起,下次不敢了。」老師說:「對不起也沒有用。不聽我的話,惹我生氣,就要被打!」孩子哭著一直喊痛!老師仍然左手、右手、屁股輪著打。

孩子痛得無法忍受,再度跑出教室,手拿60公分長鐵棍的老師還追到走廊不停的打,連隔壁班同學都看傻 了眼。孩子又跑進教室後,老師找了班上三個男同學分別抓他手、壓他肩、掀開他衣服,問他:要打幾下?孩子說:10下。老師問全班:夠不夠?有人說:不夠。 老師接著問那該幾下?同學說:11下。於是老師便繼續打屁股11下。

被架著打的孩子喃喃唸著被打的次數:1、2、3、4、5、6、7、8、9...老師聽了很生氣說:「重來!」但他痛得受不了又掙扎、閃躲,老師更氣了,說:「Double!(加倍)」就這樣孩子前前後後被打了一百多下。

地方上流言四起

黃媽媽說當褲子被拉下那一刻,她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玉里榮民醫院急診處負責驗傷的醫師說:這是他驗的第三個中城國小的孩子,一定要告到底。驗傷後,外界的壓力接踵而至。校長、主任、家 長會長、議員、里長、同事、老闆輪番上陣,都是說服她不要提告,否則以後孩子沒人教、會害老師沒工作,從清晨到深夜,她被疲勞轟炸了整整三天。

黃媽媽原本期待學校能還原真相就好,但是學校的調查報告只訪談老師,輕描淡寫的帶過案情。於是12月18日我陪媽媽到花蓮地檢署按鈴申告。之後我拜訪中城國小,校長一再強調的只有:「中城國小辛苦建立的校譽毀於一旦。」

12月19日孩子返校上課,但卻被視為「害老師的人」。黃媽媽決定轉學,學校以驚人的速度辦好一切手續。自此,孩子每天早出晚歸展開通勤生活。

「是 媽媽在屁股塗紫藥水,目的是跟老師要錢」的流言不知從何時起,已經在玉里鎮悄悄散播,黃媽媽忍受著異樣眼光,獨自面對這巨大卻隱形的敵人,無處伸冤,即便 驗傷單清楚寫著:「雙臀淤血20×15公分」也阻擋不了流言的威力,本會高雄分會主任在教育部開會時,都聽到一起開會的花蓮代表說起本案是塗紫藥水。流言 使得地方上有學生放話要堵人,家人擔心孩子安全,連跨年煙火都只好留在家裡從電視看。

2007年1月11日花蓮地檢署開庭,人本基金會幫黃家請了律師。開庭前,孩子看到一個長髮披肩的年輕女人,立即問:「那是林老師 嗎?」還嚇得縮成一團躲在角落發抖。偵查時,檢察官叫黃媽媽及律師離開,單獨留下孩子問話,「是不是塗紫藥水?」「是你要告還是爸媽要告?」「你有錯,沒 寫作業,回去再想一想!」然後再叫黃媽媽進去,怪她沒注意孩子功課、不該帶孩子去工地。律師走出法庭第一句話就說:「還好有請律師,否則會在暗示下撤 回。」

4月2日,孩子新學校的司令台、籃球架、溜滑梯等器材上,被不明人士以麥克筆寫滿了恐嚇及辱罵的塗鴉,如:「你害老師沒工作,走路 小心一點、你的屁股最好被打爛、你是死阿美族爛人、你家窮、死要錢」等等。孩子難過得躲在廁所裡哭,擔心沒有學校讀,黃媽媽不敢再踏進學校,不敢在兩兄弟 的聯絡簿上反應任何意見。

老師可以虐童?

2007年5月1日我在花蓮教育 大學蕭昭君教授陪同下再度拜訪中城國小,希望校長以目擊者身分出面澄清紫藥水流言,幫幫受害者。但李校長卻以事件已經平息為由拒絕,並說新學校塗鴉絕非該 校學生所為。同月7日,我去拜訪花蓮縣教育局溫智雄局長。溫局長雖然說傷口並沒有塗紫藥水,但也以此案進入司法程序而拒絕公開澄清。

至於 林老師的責任,我說林老師這學期用鐵棍體罰以前也曾打斷愛心手和籐條;局長卻說:棍子可以用來指黑板及敲桌子,有可能是敲桌子敲斷的。我跟局長說林老師教 唆學生壓制的事,局長說:那是教評會的權責。我問教育局的立場,局長說:罪不致死。「那局長的意思是-即使教室變成刑堂也不用解聘?」我問,局長回:「老 師長年奉獻很辛苦。」

尋求官方澄清無望,5月11日人本在花蓮市召開「天地雖大,何處可讓黃家母子容身?」記者會來幫黃家澄清紫藥水流 言,並呼籲花蓮縣教育局應該悲憫受害者、設法終止二度傷害。同日,花蓮地方法院開庭審理本案,只傳訊了被告,蒞庭檢察官當庭欲追加起訴「妨害自由及教唆兒 童犯罪」卻被法官擋下。聽到出庭的林玟妝老師說:「我承認打十幾下,不到二十下。」黃媽媽當場哭出聲,卻被法警制止。法官諭知雙方試行和解後退庭。

調 解時,林老師仍然堅持只有打十幾下,黃媽媽認為林老師應該離開教職,以免傷害其他孩子。幫忙調解的職員說林老師好不容易才當上老師,勸黃媽媽原諒老師。黃 媽媽回說:「如果是家暴事件,孩子會被社會局帶走聲請保護令,父母親要面對刑責,為什麼老師虐童可以記個過、繼續教書,而所有人都說不要告老師?」

在公道來臨之前

2007年8月6日判決下來:拘役40天,得易科罰金,一天折一千元。黃媽媽不敢相信法院會在還沒調查完整事實前就做出判決,她對記者說:「我不在乎判刑多久,也不想林老師被關,我只要還原真相,還孩子清白!」又說:「如果他爸爸是法官或議員,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

上訴之路已經開始,我不知道二審會碰到什麼樣的法官,也不知道司法是否會還他們公道,我只知道他們母子需要陪伴與支持,不被社會遺忘,只知道我們不能倒下,在公道來臨之前。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爸爸做的蛋糕

*圖為三歲生日,吃爸爸做的蛋糕,上面有鮮奶油擠的[Darong]字樣。

[那已經過去了]

二、三歲小孩喜歡參與各式各樣的工作,例如端盤子、倒水、把東西放到櫃檯結帳,等等。可是常常我們的動作比較快,已經做好了,他才喊著他要自己來,趴在地上哭啊。這時候我們只好一再解釋:已經過去的事,不能再重來。

有一次容容拿手電筒玩。因為家裡只剩這支,我想從他手上拿走、不讓他玩。

容:我保證不會弄壞,我保證。
媽:可是,你上次就弄壞了藍色那支。
容:那已經過去了、已經過去了! 

[你白天在做什麼]

我的時間控制能力不好,常常都比答應的時間晚回家。最近愈來愈早天黑,回家時路燈都亮了。有一天,又是燈亮時分,容容聽到我轉鑰匙開門的聲音,跑到門口來。
容:ㄟ,晚上不能出門耶,你不知道嗎?
媽:我不是出門,我是回家。
容:你為什麼天黑了才回家?
媽:我不小心的....。
容:你為什麼不小心?
媽:....我有太多事情要做,時間不夠。
容:那你白天在做什麼?
這小子還真一針見血。可是我突然想起來:白天在陪你啊!我下午在家陪你,有沒有?
容:你以後要晚上陪我,然後睡覺。

[動物不能被動物吃]

基於動物屠宰之可議,我們避免食用肉類,但是還是會吃魚蝦貝類。偶爾會跟容容說 [不吃動物] 的事情(當然我知道,海裡的也是動物啦.....)。

有一天在看法國紀錄片[國王企鵝的旅程],看到一隻大鳥飛來冰原上補食小企鵝。容容氣急敗壞的猛拍他爸的大腿:
容:動物又不能被動物吃!動物又不能被動物吃!
爸:可是,冰上都沒有別的東西,大鳥要吃什麼?
容:他可以叫penguin(企鵝)去抓魚給他吃啊。

有時候,容容會假裝自己是一隻shark(鯊魚)。
爸:shark,有一隻大魚游過來了,你會怎麼樣?
容:我就咬牠!(然後張開大口、作勢一咬。)
爸:那,現在看到一隻seal(海豹)了。
容:我也要咬牠!(張開大口、作勢一咬。)
爸:現在,看到一隻小penguin了。
容:那我就抱他。(張開雙臂)

Penguin企鵝還真是特別受寵啊。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搬來約克之後,隔壁太太問起我們托兒的安排,建議可以在春季送容容去附近的公立小學幼兒班。我想,他剛滿三歲的這學期,反正已經訂了大學內的[校園托兒所],就先上這個再說。

去托兒所參觀。後院比室內還大--跟我們的租處一樣,可見得這裡真的是鄉下。可能因為是暑假,小孩不多。活動看來很鬆散,各角落都有小孩在玩這個那個;大人不是帶領型的,就是在旁邊看著、兜一下,不像印象中臺灣的幼稚園那樣,有固定的時段、課程等等--這樣也好,容容還在什麼都搞不清楚的階段,鬆散點好。介紹的人說,她們的員工都有正式資格、都在這裡待頗久了--的確是,有些看起來是歐巴桑年紀、容容看到會叫阿嬤的那一型。

參觀時,他很快就摸東摸西,願意來這裡上學。在家裡,有事沒事我就提起:你去nursery的時候,媽媽會不在喔,但是時間到了我就會去接你。他也都說好。我特別小心,不問他會不會想媽媽,因為這可能有暗示效果。我只是跟他說,你也許會想爸媽,但是,時間到了我們一定會去接你回家。

到了這天,週一,也是我的開學日。我送他進去,放好隨身包袱,一個阿嬤就要來牽他了。我有點措手不及,她問我:要待一會兒嗎、還是要走?我心裡想先問容容,但嘴裡卻苦笑回答:是要走的。於是阿嬤就帶他進去。分開時他沒有哭。去接時,我看到他,是已經一副很想睡的樣子。他一看到我,嘴扁扁、眼紅紅。她們說,有哭幾次,但有嚐試玩些東西了。不願意尿尿(我們有帶自己的便桶)、不願意去後院玩。

送小孩去托兒所,我也是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之前問他要不要陪,他都說不用。這第一天,把他送進去,我還恍惚著,騎車繞了一圈,又騎車繞回來,在托兒所後院外,遠遠的張望。一些小孩在後院玩,兩個大人在旁看著。我看到他杵在通往後院的門邊,似乎是不敢去院子裡。他在那裡杵了多久、我就看了多久,直到他進屋。

第一天接他時,容容並沒哭,舉止還算如常。週三,容爸送去,一樣也是措手不及、她們就直接把小孩牽進去了;我去接,容容看到我就大哭出來。這天大概哭的比較多。我問她們:如果,我待著陪一會兒,會比較好嗎?她們倒是覺得,若可以的話,早一點來接,縮短時間會比較好。(我們是下午兩點送去、五點半接,已經比表訂時間的一點半~六點,還短了。)至於尿尿,雖然他已經可以一整夜都不必包尿褲,但在他的上學日,我們除了帶便桶之外,還是會幫他穿上尿褲。這一天回來,尿褲裡是有點濕的。

容容一邊哭、一邊說要繩子。我一頭霧水,問她們什麼繩子?她們也不知道。容容說,是爸爸口袋裡的繩子。回到家,我問爸爸繩子--原來啊,容爸帶他走路去上學,因為容爸兩手拄拐杖、無法牽小孩,兩人手腕上繫著一條牽引帶。容說的是這條繩子。

容容平時跟我們對話流利,有時覺得他不像兩三歲小孩。他在托兒所裡,想走了,我是不知道他有沒有跟她們說什麼,但我們接他,他並不是哭喊要爸媽,之後也不黏人,倒是用:要去看鴨子、要繩子,這類的說法,來表達 [我不想待了]。

週五,又到了上nursery的日子,在家裡,容容也沒有明確拒絕,但臨出門要穿上背心時,他就要脫,小聲說不想去。容爸認為,不能逼他去。我跟容容說了好一陣子,他還是不願,我也只好放棄。我還是出門去學校,請容爸打電話去托兒所報備,週一再跟園方談談怎麼辦。

晚上等容睡了,我們聊了一下。容爸認為,不能逼他去,還是要他自己願意去才行。最重要的是,如果跟他說 [爸媽都各自有事要做,所以你要去nursery],這會讓他覺得,他是被丟在那裡的,這樣更嚴重。所以,勸他去的說法是:那裡比較多東西可以玩;五歲之後是一定要上小學的,現在去托兒所,可以先練習上學是怎麼回事。

這天是容容的生日。晚餐時,除了吃容爸做的蛋糕,容容還剝三顆蛋--又脫殼囉!三歲了。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是簡要說明我們所知道的英國幼托制度。

養小孩的經濟負擔不輕,尤其這點在台灣已經成為許多人不敢生育的理由。英國的托育費用也是很高的,但政府有不少措施來幫忙這件事。例如,有小孩的家庭可以減稅、育嬰假是七個月而且有薪(原本薪水的九成)、另外好像還可以每月固定領津貼(tax credit)等等。我們不是英國納稅人,這部份的細節不是很清楚。不過,大概是因為有這些福利,算一算,父或母一方留在家帶小孩,經濟上可能不會損失太大,所以我看到這裡的幼兒多半都是媽媽自己帶(爸爸很少)。一次帶兩三個小孩的頗常見,我看過的情況是:媽媽胸前掛一個、推車裡坐一個、最大的那個自己扶著推車走。

小孩滿三歲之後,地方政府提供每週固定時數的免費幼托。不分納稅與否,只要是住在英國的小孩,都有這個資格。時數是多少呢?Bristol跟York一樣,每週是免費12.5小時。看是要送小孩去遊戲團體(playgroup)、私立幼稚園(private nursery)、還是公立小學附設的幼稚園(nursery class in primary school)、公立幼稚園(infant school)、或是有證照的褓姆(childminder),都可以,只要小孩滿三歲(註),這些機構會向地方政府申請這些時數的補助款,家長只要填一張單子就可以了。

如果送去私立的(例如我們去大學裡的幼稚園),一個時段(session,指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通常是4~5個小時,所以一週至少可以去二個免費時段,去三個時段就墊些錢,每小時通常是5鎊左右。如果去公立的,它的時段比較短,大約是2.5小時,所以一週就可以去五個免費時段--也就是每週可以去五個半天。公立學校另有[午餐俱樂部 (lunch club)] 跟[課後俱樂部 (after school club)],收一點錢,餐要自備,小孩留在學校有人照顧,算是延伸在校時間的做法吧。

所以,整體來說,小孩滿三歲就會送去幼托機構,但通常不是去全天,一週去兩個或三個時段都是可以的,這是跟一般台灣幼托機構不同之處。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模式,也許跟幼兒發展、國家福利制度都有關係吧。

小孩滿五歲,就正式進入義務教育體系,每天去公立小學上課,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半。課前課後如有需要,就要另外付錢參加前述的 [俱樂部]。小孩入學通常要提早申請,尤其是都市中某些熱門地區,通常家長是在一年前就提出申請,否則可能會沒有離家近的學校可以上。

(註):並不是過了三歲生日那天就可以享免費,還得要配合學期。例如容的生日在十月中,秋季學期已經開始了,所以他要到春季學期才能享有免費。(英國學校是三學期制:秋-->春-->夏)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SM15467watching ducksrong in York Campussleepy rong in bike seatSSM15497rong's bedroombedroombedroom viewour backyard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搬家]
預定搬家那天(9/14)出了個小意外,於是一家三口就在Brsitol多留了兩天,於是少甫也可以從容的校對論文,在截止日當天親自交出(本來是要托同學幫忙交的),交完我們就上路。還好因為那個小意外而把旅程改為分成兩天走,一晚住英格蘭中部的朋友家,因為這趟旅程真的很遠,網路里程估計3小時40分,但我們總共花了7個小時!跟此地高速公路指示不熟,第一天上路就在我們可愛的Bristol周圍繞了半圈,差點開到威爾斯去了。過程中容容有吐一次,不過還好其他時間有睡覺,真感謝他的配合。

[新房子]
住進來這新房子,需要重新習慣一下。新裝潢小地方沒弄好的,仲介也都在這一週內處理,我們也搞清楚熱水鍋爐怎麼用,總之,基本生活上軌道了。帶容容去學校的托兒所參觀,不到十分鐘他就說要去那裡上學。於是繳清學費直到聖誕假期,一週去三天下午。他現在自己睡一間房。白天活動量夠的話,關燈後多半都能自己睡著,但清晨會醒過來唉,我們聽到了但起不來,他就自己走過來我們這邊窩著。

這房子附近的綠地公園有兩處,這一點很不錯。

[其他]
比較棘手的是,不明原因,容爸的左膝蓋腫起來了,無法彎,痛了兩天排到看醫生,拿了止痛藥,說是要休息及熱敷,兩週後沒好再回診。現在走路呈跛腳狀,走的比對面公園裡的鴨子還慢。沒有撞到也沒有跌倒,推測是騎腳踏車,後座載容使得容爸下車不方便,左腿必需支撐的關係。如果真的無法在開學前復原,帶容容去上學就會是個問題,週三週五我可以帶他去,週一就衝堂了。

昨天我進城採買,也沒怎樣,膝蓋也痠了起來,嚇的我今天不敢騎車。我們一直在想:小時候騎車到處跑都沒怎樣,現在是怎麼回事?

[網路]
這區沒有纜線cable,要用寬頻網路只能走電話線進來,所以我們得申請裝機。這房子有電話線路進來,但沒有裝機,BT(英國電信公司)效率是出名的慢,申請當天,電話號碼給了、也通了(有嘟嘟聲),但是提供網路的公司說查不到這個電話。不知道怎麼回事,總之沒輒,大概只能等到BT說要來設定那天(10/8)才會正式開通。現在只能跑來學校圖書館上網,好多事情要用網路來查。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ove playing with waterfeet and....near corn st.Castle ParkSSM13569SSM13582SSM15142SSM13610SSM15006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