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大

進入五月之後,變成了陰雨綿連的天氣,挺像台灣的梅雨季。在這之前,我差點以為英國多雨是騙人的呢!好在,我們已經趁天氣大好的四月,去玩了兩個地方。這篇先來介紹我們上上週去一日遊的濱海小鎮。

剛交完一篇作業那天,容容下午去公園玩,看到火車,說要坐。想一想,出去走走也不錯,就來看看附近有哪裡可以去吧!

布里斯托是個港市,雖然是河港,但離海也不遠。離海不遠這件事,除了從地圖上看得出來,滿天飛的海鷗也是個明證。能搭火車去的,有兩的地方可以選:往西北去有Severn Beach,往西南則有Weston-super-mare。

從手邊有限的資料中看起來,Weston-super-mare好像比較有得玩,就這樣定了。隔天,坐上火車,看到其他三四個家庭都帶著小孩,陸陸續續的上來,才知道我們應該是挑對地方了。

下車出站之後,雖然還稱不上有什麼人潮,但陸陸續續看到別人都往某個方向走,其中也不乏拎著小鏟子小水桶的,這倒省了我們自己認路的麻煩。跟著走了一段,就開始有往海濱的指標。從車站到海灘的距離很近,慢慢走,十分鐘就到了。人行道系統也蠻周到的,走起來挺舒服。

剛開始,覺得這邊不算是很熱鬧,在 Oxford street 路旁看到一個小市集裡有家超市,就趕緊先買了三明治、優格、冷的義大利麵,等一下中午可以吃。買完繼續往前,才發現這邊熱鬧的很,靠近 Beach Road 那邊,餐廳一家接著一家,價格跟Bristol比起來也算便宜,心裡後悔得要命,但已經來不及了。

我的印象中,英國人最愛的就是曬太陽,但那是大人的事,小孩子就不同了。沙灘上,賺小孩子錢的生意真不少,有彈簧跳墊、有鞦韆、還有三四處攤販賣著風箏、沙鏟、海灘球等等。

我們自己帶了球、帶了鏟子,這兩樣就夠容容完兩個小時了,還好他對那些要跳要騎的,還沒開始感興趣,才能省下這筆花費。這裡的地勢平緩,退潮時海水可以退得很遠,聽說這沙灘從海岸公路算到有水的地方,可以有一英哩寬。但也因為地勢緩,沖刷力道小,沙子很細,泡水的沙子都變得有點像泥巴了。

我看沙灘上的小孩,以挖沙的居多。容容挖沙是挖沒兩下就填回來了,旁邊有些看起來四、五歲的,可能比較有力氣,也比較會計劃,竟然可以挖一個比自己身高還深的坑!

另外也有一些大人跟小孩在玩球,玩的不是橄欖球、就是足球。我們搞不清楚狀況,帶的球很輕,風一吹就滾,而且是往海裡吹,滾得飛快。容容看到球跑了,就趕緊去追。我本來不以為意,等怡伶提醒了,我才發現不妙,趕緊也去追。追了百來公尺衝到水裡去才把球給撈回來。

這樣邊混邊玩,玩到下午四點多,太陽漸漸斜了,人也漸漸少了,我們才收東西、穿鞋上岸。沿著岸邊散步,去旁邊一個叫做大碼頭 (Grand Pier) 的地方逛逛。結果,哪裡是什麼碼頭,根本就是個遊樂場,裡面擺了滿滿的遊戲機台,還有一座「小摩天輪」跟一個「自由落體」。我們不愛玩這一類的,趁容容還沒瞧出門道,趕緊落跑。

要走回去火車站之前,先在 Regent street跟High street的街角,外帶了炸雞、薯條跟三明治。這家的雞炸得好吃,三明治裡的蔬菜量足又新鮮。吃過難吃的超市午餐以後,這會兒總算吃到令人滿意的一餐。

Weston-super-mare 是 North Somerset 郡的政府所在地,城鎮規模不大,可是觀光化十分徹底。除了餐廳、遊樂場,還有不少賭場,生意也挺興隆,看來有不少人喜愛這種玩法。我們雖然不愛那些,但覺得這裡的沙灘還不錯,而且搭火車來很方便,就算各取所需吧!

 

旅遊資訊連結:

Weston 地圖 (GoogleMap連結)

英國鐵路的網絡圖

 

照片分享:

↓ 在風很大的沙灘上踢球

踢球

↓ 跑去撿球時留下的腳印。左邊的是容容的,右邊的是少甫的。

容容的腳印 少甫的腳印


↓ 各種營生:迷你馬 (還是驢?)、彈跳、攤販、光觀列車、水族館、大碼頭遊樂世界...

我們沒去騎的迷你馬我們沒去玩的彈跳床 我們沒去買的攤販
觀光列車水族館 SSM14407

↓ 潮濕的沙灘上佈滿小洞,是螃蟹嗎? 

螃蟹洞?

↓ 從大碼頭 (Grand Pier) 看回來的沙灘

SSM14409

↓ 海灣的另一邊

SSM14405

↓ 行駛 Bristol 跟 Weston-super-mare 之間的火車,只有兩節車廂。 

只有兩節車廂的火車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飯後,我們兩個大人都在收拾,已經下桌的容在流理台上發現一小盒葡萄,就說要吃。目前我們在管制他的水果攝取量,原則上飯後沒有水果。他要吃,我們勢必要花些時間跟他僵持,但我們手邊都還有事情要做。我靈機一動,拿出三個碗。我打的算盤是,讓他吃三分之一盒,換取我洗碗的時間。於是,要他坐回高椅,任務是分水果。

起先他不肯,拿著那一盒就要吃將起來。我阻止他,說:我們三個人都要吃,如果大家一起從盒子裏拿,沒辦法知道誰吃了多少,所以,要分。他沒耐性聽完,差不多聽到 "沒辦法知道@#%...." 就認了,拿起碗開始分,有一點 "你別再囉唆,我分就是了" 那種味道。

他是怎麼分的呢?就是一輪一個碗丟一顆、再一輪再一輪那種分法。我邊洗碗、邊稱讚他這樣分得好,到了大約第四輪,這時候盒裏葡萄漸漸減少,他也就不那麼拘泥了,只見他速度開始加快,抓起一把就丟,於是開始不均。最後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將最後一把塞到中間那個碗裡,然後就按著那個碗,拿了一顆放到嘴裡了。

我跟他爸,幾乎是同時叫出:
[ㄟ,你這樣不行,沒有分一樣多啊!]

他嘴裡嚼著葡萄,一聽到這話,就哭了出來。
[嗚啊啊....(怎麼這麼衰啊..)嗚啊啊..(吃個葡萄也要這樣那樣..)嗚啊啊....]

看到他哭,我們又是意外、又是好笑。我們對看一眼,沒多說話,一人一碗,就坐下來開始吃了。他呢,看到這個情況,也就收起了哭,先吃再說。他爸間歇地從容那裡拈一些出來吃掉,容不知道是沒注意還是怎樣,總之,是快手快腳的吃著。

兒子啊,分不公平就算了,但至少是公開的分,讓每個人都看清楚,是誰吃得比較多啊!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帶容去市中心城堡公園,那兒的playground地面整個是一大片白沙,光著腳ㄚ踩在暖烘烘的沙上,挺過癮。玩了沙出來穿過草地,時值中午,一大群英國上班族在那兒曬太陽。我也在草地上坐下來。

我防曬都還來不及,坐下來是為了脫涼鞋、倒沙。容容在附近晃來晃去。突然我看到他慢慢走近一對聊天的小姐身邊,然後,一手搭上人家的肩膀。容容完全不是社交型的小孩,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被搭的小姐看看容容,笑了;她的同伴轉頭尋找孩子的由來,我聳聳肩、也對她笑了。

接著,容容若無其事的走回我身邊,小姐們聊天如常。我摟著他輕聲的問:你去拍阿姨喔?他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也沒說話。我又問了幾句,而他還是一副很僵的樣子。我腦海閃過剛剛他去搭肩的那一幕,突然明白了--他是認錯人了!他把那個小姐當成我,很自然的靠過去啦。(可是,我們的髮色跟上衣顏色完全不同啊,難不成陽光把這小子曬昏了?)

認錯人的事一經說破,他那僵住的臉龐,開始產生變化:嘴角微微扁起、眼框漸漸泛紅。我一面好笑,一面把他整個抱在懷裡,安慰著:沒關係,沒關係,阿姨沒有怎麼樣,她也很喜歡你啊;沒關係、沒關係啦....。

還好,在我的安慰下,他終究是沒有痛哭失聲。不然,驚動了小姐們,可能還得去解釋一番哩。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ttle cookSSM13532evergreenyellow and green玩沙squirrel吸地板Do you see the rainbow made by sand?ready to goSSM13526SSM13527SSM13563SSM13569circle the messSt.Michael's Primary schoolred housechimneySSM13506SSM13531daisySSM13542SSM13560容容蓋的沙印玩沙reflection2Trees容在畫doing balletgull on boardcolours玩植物的一天 002玩植物的一天 017玩植物的一天 020玩植物的一天 026傷口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vergreen

我:來,吃最後一塊魚。吃魚會長高喔。
容:(張開嘴)....長的跟樂高一樣高!
我:(笑) 對!長的跟樂高一樣高。嗯,是跟積木一樣高啦。
容:跟樂高和積木一樣高。
  積木是用堆的,這個(指自己)是用長的。
我:那容容可以用堆的嗎?你覺得可不可能有很多個容容(堆在一起)?
容:切斷就可以。
容爸:那現在可以切嗎?
容:(搖搖頭)現在是整個的。

------------------------------------

容容睡醒後,我常常會抱他。某天傍晚午睡後,抱他到廚房看爸爸煮飯。他用兩手兩腳夾著我,像小猴子那樣。我說,小猴子都是自己抱牢媽媽的,猴媽媽要走路、沒有手可以照顧小猴子。

我:猴子用四隻腳走路....(想想不太對),就是用兩隻手跟兩隻腳一起走啦。人類是兩隻腳走路。
容:那一隻腳呢?
我:一隻腳走路,就是 "跛腳" 啊。

過了一會兒。

我:那,你告訴我,"跛腳" 是什麼意思啊?(無聊的反問)
容:"跛腳" 就是,一隻腳踩在滑板車上、一隻腳在地上這樣滑滑滑,這樣就是 "跛腳" 啊!
--------------------------------------------------------
容容每天長時間跟我在一起,有時候我會想,什麼時候才會脫離這種日子呢?於是....

我:容,你現在幾歲?
容:兩歲。(伸出兩根指頭)
我:那,你幾歲要離開爸爸媽媽?
容:嗯....五歲好了。
我:啊?五歲喔?嗯....(想一想住校的年齡)你五歲離開爸爸媽媽,我會捨不得。七歲好了。
容:好。五歲你會捨不得,七歲可以。

此後,他想起來就會說:我七歲就要離開爸爸媽媽了喔,有一個小朋友會來喔。(後面這句,百思不得其解,也問不出個所以然。)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裡要連結一篇文章----親愛的小樹。這篇由南方電子報提供的文章,作者是顧玉玲,一位投入國際勞工人權的社運工作者、也是一位母親,小樹是她的女兒。跟以前我在NGO的同事一樣,她們有時候得把小孩帶在身邊工作,那時有不少孩子在娘胎裡就走上街頭、晚上九十點還陪著媽媽(或爸爸) 在辦公室處理發生在別人家的不公不義。

顧玉玲文章以寫給六歲女兒為名,提到2006年台中的外籍雇傭糾紛。一個在豪宅幫傭的外籍婦女,長達一年半沒有休假,要請辭卻走不了,最後發狂砍殺雇主。我想,大部分人知情後,應該都會為之惻然。而有一些人可能不知道,二三十年前,類似的事也發生過,那是鄒族青年湯英伸事件。時隔這許多年,由不平等引發的衝突悲劇,仍然發生在號稱"進步"的台灣社會。

嗟嘆之外,我們也許還會往好處想:這應該只是個案吧?我們不是看到公園裡那些推輪椅長者出來曬太陽的外傭們,常常都挺開心的嗎?以前有一次我帶小孩去高級地段的公園玩耍,聽到有人把二手衣物送給鄰居家的外傭,還稱讚她穿了很好看呢。所以,情況應該沒那麼糟吧?台灣人對外籍勞動者應該還算友善的吧?

嗯,既然我們眼睛裡看到的情況沒這麼差,那就算它只是個案好了。然而,我不禁想:那個出事的家庭,難道沒有鄰居嗎?難道沒有任何一個週遭的人,在出事前發現不對勁嗎?台灣這麼地狹人稠,沒人知道的可能性很低吧?那麼,隱隱感覺不對勁的人,為什麼不出聲呢?即使是勸一勸那家人,也可望造成一點點影響吧?除了不當的外勞政策之外,到底是什麼樣的社會環境,默默的把這"個案"逼到牆角呢?

現代社會的疏離早已不是新聞。但我在想的是,當社群有事,人們是如何看待與處理的呢?我特別想到社會上的中產階級,包括我自己,雖然不算太有錢、也沒什麼權力,但從小到大確實也得到不少資源,才有現在的位置。我發現有一種想法在我們之中是頗為普遍的:社會資源本來就是分配不均的;遇到委曲,抱怨哭訴都沒用,要靠自己的優勢來化解,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我在想:當許多人抱持著這個信念,在社會上追求自身的成功之時,是否也用這種思維,去看待週遭其他人的處境?而在進步與文明的表象下,忽略了許多人其實是沒有任何優勢可言的?

我不知道自己這樣的提問是否適切,或者,是否有解答,這是我要深思的課題。但我確定的是,我非常佩服這位做為社運工作者的媽媽,我讚賞她以 "公義" 與 "尊重" 這些價值來教育小孩。這一點,我也要一起努力!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也有推車

可以在後院活動了,我們也動腦筋想添些戶外玩具。本來容爸是看中一張水沙桌,一邊可裝水、一邊可裝沙,還附有漏斗水車等等。他要去買,藍色卻缺貨。等到有貨換我帶容去買,容卻中意 Little Gardener系列:手推獨輪車、長柄刷跟澆水壺。哈,這還真有乃母之風,當場就把水沙桌擠下購物清單。

英國人不知道是不是天性愛好園藝,玩具店連這種推車都有。買的那天,容容一路從市中心推回來,招引無數人讚嘆的目光。這裡路上是常見小女生推小嬰兒車,大概是還沒看過男生也有車可以推的。

當時正值五點下班時間,市中心人行道上人來人往。雖然我心裡忐忑怕他擋路,但他近來已經頗能配合行走規則,還主動讓我在身上綁牽引繩。就讓他推吧!其實,大人比小孩眼明腳快,走路讓讓小孩也不礙著什麼;再說,小小孩也有行路權呀。

一路上可忙著了。老婦人對他說:[nice car!] 他一邊推,一邊問我:[那個阿嬤剛剛說什麼呀?] 看到路邊雙黃線上放了幾個三角錐,他問:[怎麼有這個?] 前面沒有三角錐了,他又問:[這裡怎麼沒有呢。] 接著索性把推車放下,走過去路邊看。
 我:ㄟ,你有照顧你的推車嗎?
 容:我只是看看,我把推車放在那裡,我看完一下就會來照顧了。
噗,開始會辯解了。

星期六下午去超市,他還要推車去。本來計畫去腳程20分鐘外的大超市,才有生鮮鯖魚可買。穿過校區時,碰到一棵落英繽紛的櫻花樹,地上鋪了厚厚一層粉紅色,娘兒倆索性停下來灑花瓣,風一吹,樹上落下的真像雪。去冬只下兩次小雪,還不如這次花瓣紛飛的體驗。我跟容容說:[下雪囉!] 他說:[不是啦,是"下花"啦!] 哈哈,對對對。不過,只差一個字,怎麼文字美感差這麼多呢?

我貪心一起,把花瓣收集了,裝一車回後院,不就有一個粉紅色的地面了嗎?裝完,我看大超市去不成了,轉去附近的小超市。容容第一次逛超市有自己的推車,豪氣極了,看到喜歡的就要往裡面放。又來一個阿嬤說:He is a little shopper!我只好微笑,繼續唇舌費盡、好說歹說地要他放下那些東西。最後雖然只多買了一樣他要的甜點,不過在那小小的超市裡居然也花上一個多鐘頭,我是 "有嘴說到沒沫"。

花瓣車回來,不一會兒就枯了,所以並沒有粉紅色花瓣鋪成的後院。就當是讓容容掃地的材料吧。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22 Sun 2007 09:38
  • 後院


backyard

房子後院本來是荒蕪的,秋天不停的落葉、還有蔓延的草,讓我們整個秋冬都沒打開通往後院那扇門。如今春天來了,某個好陽光的星期一,我臨時起意帶著容容把它整理了一番。

說是帶他一起整理,實行起來是不容易的。帶小小孩做一個工作,得要先說清楚整個流程跟約定,然後在出岔時不斷的提醒。即使這樣,還是難保他會產生自己的玩法,從而使計畫受阻。我呢,一來是臨時起意,沒想那麼多;而且,我一做工作,就不想帶小孩。總之,中間他有哭、我有生氣,整個是花了兩倍的力氣跟時間,才清出一大袋草葉跟塵土,最後終於露出一個可以通行的地面了。由於房子位處山坡,我們前門進屋得要爬樓梯,後院開門出去卻像個地下室,院子四面有三面半是牆,地面還是水泥的。不過,這畢竟總是個院子。爬上樓梯,是一片較大的鋪了碎石子的地,算是二樓家的後院,碎石地邊是個小懸崖,長在隔鄰地上的一棵大樹,五層樓高,就在那裡。

說起這棵大樹,我去年就想查查,看葉子就覺得眼熟,樹幹的橫裂紋更是似曾相識。後來因為葉子掉光了,就算了。現在可好,葉子還沒迸出來,花苞已是滿樹--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它不就是櫻花嗎?櫻的品種繁多,重瓣的、單瓣的,一簇三朵的、一簇多朵的,不管是什麼,樹幹深色加上橫裂紋,就是正字標記啊。

這幾天,這棵大樹上開滿了白色的重瓣櫻花,美極了!

欣賞美景是大人的習性,小孩則是找辦法玩。目前,容容在後院會做的事是:擎著掃帚揮來揮去、撿石頭丟石頭、玩球、揮舞木棒、鑽欄杆、看蝸牛蜘蛛蛞蝓螞蟻飛蟲,等等。據說,英國有個規定是,凡是家有兒童的,住家一定要讓小孩可以接觸到地面。是什麼樣的考量?不清楚。但是,在我們這個一清二白的後院,就有這麼多事情可以做,我想,它對小孩來說,一定有個什麼功能吧?

我聽過一個經典的例子,某個大師說他小時候在院子裡沒事幹,躲在姑婆芋下想像自己是<苦兒流浪記>裡的主角,想著想著居然就真的哭了個唏哩嘩啦的。這是好笑,不過他說那是某種啟發的經驗。我小時候也會在屋子後面的地上蹲著玩大半天,拔草捲起來玩辦家家酒,其實那不過是個防火巷,不過是些水泥地上長出的野草。如果說大師童年的後院,是引發他的想像力、以及自我對話的空間,那麼,我童年的後院,大概是培養了我的獨處能力吧。

但願,容容長大、愈長愈大的過程中,我都能不忘記提供他一個 "後院"。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不打小孩日

429當天,台北、台中、高雄,都會有「國際不打小孩日」的活動,由人本教育基金會主辦,主要的訴求,是請大家來體驗一下、並從中找到一些「不打小孩」的方法,詳細資訊可以點貼紙進去看。歡迎大家轉載這個訊息喔。


曾經,有一位從小生長於家暴家庭的女子,長大後,她與先生長期以暴力相待,當然,也打孩子。直到有一天,她發現她幾乎要把孩子給打死了,才主動向社工通報,請他們救救自己和孩子…。長期體罰的她,從那時開始學習,即便在要失控時,得跑到陽台上尖叫,也不要再拿起棍子,不要再打孩子。在往後的日子,她真的沒有再拿起過棍子…。 因申訴與這位媽媽結識,進而與她分享親職理念的人本教育基金會教育中心主任謝淑美,讚嘆而堅定的表示:「這位來自家暴家庭的家長,她過往的生活周遭,完全沒有任何正面的力量可以幫助她走向沒有暴力的生活,而,她都可以逐步學會不要體罰。那麼,大家更沒有理由非打不可。」

不打,不只是為了維護人權或尊重生命,而是讓人可藉此,獲得真正的解放。許多家長開始想在家庭裡做改變時,會發現真的很難—難的不在自己,而是當孩子在家 庭或公眾場合出現狀況時,若不以體罰處理,他似乎就對不起周遭的親朋好友。家長們會發現,過去非打不可,並不是因為自己從心裡相信「打」才有效,而是因為 不敢對不起別人,或怕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往往大人們可以為了對得起所有人,而忘了眼前被體罰的孩子,才是最幼小、最該被呵護的人…。

試著不打,是讓自己有機會邁向一種更進步、更有愛的生活,也讓自己重新界定與世界之間的關係,使自己有機會進一步思考:「生命真的是不容許犯錯的嗎?我最在乎的是什麼?這是我要的生活嗎?」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就是這麼一個機會,讓需要下定決心的大人,在這天一同許諾,加入不打小孩的行列,已經有所實踐的大人們,也可以在這一天更進一步,邀請朋友加入,一起建立友善和平的社會。

去年底,教育基本法修訂後,台灣成為世界第一百零九個禁止校園體罰的國家,觀念的轉變,更需要在社會中發酵落實。於是,今年的「430國際不打小孩日」, 我們將以「打造一個愛的家,不打小孩」為主軸,響應國際,希望號召四百三十個反體罰家庭參加親子踩街遊行的嘉年華,並在大安森林公園裡舉辦立約宣誓、精彩藝文表演,以及親子主題園遊會,提供各種增進親子關係的親子活動,讓現場的大人與小孩一同體驗不一樣的溝通。

這個活動,我們非常需要集結大家的力量一起來完成。透過大家的努力,期望能讓整個社會凝聚更多正向管教的能量,讓還在猶豫的家庭知道,社會存在一股支撐他們改變的力量,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一個『沒有打罵,充滿幸福』的成長環境。

這場值得寫入家庭史的共同記憶,誠摯地邀請您攜家帶眷一起來歡慶這個兒童人權慶典!

※參加遊行者,當天將贈送 「不打小孩福袋」,給您各種正面管教的秘方!
包括實用的「不打小孩一句訣」、「民間團體諮詢電話表」,以及兩本好書:
1. 《愛的手冊》—幫助家長老師釐清體罰問題,學習以啟發取代懲罰,和孩子更親密。
2、《接納、友善學習的教室—正面管教法》—2007年4月全新出版!譯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品,旨在幫助教育人員在教室中學習正向而非暴力的管教方式。

2007年430國際不打小孩日活動資訊:

日期:2007年4月29日(週日)上午
地點:台北、台中、高雄同步舉行

方式:
【台北場】
 踩街集合:9:00~9:40 台灣大學總區正門口
 踩街遊行:9:00~9:30 台大→大安森林公園
 園遊攤位、舞台表演:10: 30~12:00 大安森林公園

【台中場】
 踩街集合:9:00~9:30 科學博物館戶外廣場
 踩街遊行:9:00~9:30 科博館→綠園道→文化局→美術館→
       美村路SOGO →科博館
 園遊攤位、舞台表演:10: 30~12:00 科學博物館戶外廣場

【高雄場】
 踩街集合:9:00~9:30 中央公園
 踩街遊行:9:00~9:30 中央公園→文化中心(沿五福路)
 園遊攤位、舞台表演:10: 30~12:00 高雄市文化中心

歡迎您的洽詢!洽詢專線:台北 (02)2367-0151#185,186 台中 (04)2320-0078 高雄 (07)385-6350或上人本網站查詢:http://www.hef.org.tw/430/index01.htm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容在畫

其實,我覺得記小孩的發展,很難。

怎麼寫才是他呢?各種進度,肢體的、社交的、語言的、畫圖數術的、大小便吃的喝的....全都記下來,這,就算這是他吧。但,記下這些,是要幹嘛?

說是留作紀念吧,也不知道是給誰的紀念--要是留給小孩的,他日後可未必喜歡;萬一到時我們想不開,珍而重之的把紀錄當壓箱寶端出來,說不定反而尷尬。要說是爸媽記著給自己看的,說實在,像我們這種關注之事多到無法收拾的人,還怕沒其他事可看嗎?

 

再說,兒童的身心發展程序,人家都已經寫成書了,大部分孩子都是落在那些區間,有快有慢而已,基本上沒什麼不同。就算容容到現在還沒有potty training,也是比別人慢幾個月罷了,最多給你慢一年吧,也不是什麼大事。就算容容突然會畫圈圈了,還會在圈下面加條線,說那是樹,為娘的一樂,在畫紙角落記上日期、存檔,就完事了。就算,他現在會自己跟講外國話的樓上小孩在後院玩,可以不用拉著媽媽,算是一個進步,這樣,照張相不就得了。就算,他現在已經會正確判斷出五以內的任何數量,這在我們這種爸媽親自跟小孩混整天的家庭,也不意外吧。

 

要說最顯著的發展,該算是說話能力了。去年此時,他才剛剛開始疊用字詞來造句,例如 [把拔把拔把拔...角角..借..把拔!],現在則是這種句子:[我練習多幾次就會了]。聽到我喊吃飯,爸爸問他媽媽說什麼,顧著玩的他回說:[ 嗯..媽媽沒有說來吃飯耶!]。還有,不懂的語詞常常提問:[ come out 是什麼意思啊?你講給我聽~]。凡此種種,我筆不如他口快,記不下來囉。

 

再說,他的笑的模樣,他睡夢中的面容,他在屋子裡奔跑時、扭動的屁股跟短腿,他哭躺在地上的做張做勢,他與我們在睡前床上的翻滾撲抱....這些最永恆的瞬間,我要怎麼樣才能記錄下來呢?

 


ourcor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